医生坦白:得了一种病,你离中风又近一步!
60岁的王大爷因为自己最近总是头晕,舌头有麻麻的感觉,没过多长时间,王大爷左边的手脚就不能动了,于是家人赶紧带着王大爷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得知王大爷得了脑血栓,他和家人一头雾水,好好的怎么会得脑血栓呢?医生询问得知,原来王大爷有高血压史,已经持续5年了!
医生很疑惑问他:“你为什么不吃降压药呢?”
王大爷回道:“我又不难受,吃啥药啊,再说这降压药还有副作用我害怕。”
北京人民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及华在健康讲座中提到,有好多患者和王大爷一样,在得知自己得了高血压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不吃药,等到发展成脑血栓甚至脑卒中(中风)后,才来医院就诊。
根据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10月25日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的脑血管病患者约2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65万人,现存卒中患者至少7000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人死于卒中。且每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农村地区。
脑卒中已成为造成中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因素。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很多关于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发生的持续及独立危险因素,一般认为:患者的血压越高,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也就越大。
王及华强调,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流行特点:
一、“三高”
所谓“三高”,就是致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高血压可以引发左心肥厚、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慢性肾衰、视网膜病变以及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等大脑的病变。
二、“三低”
所谓“三低”为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之所以会这样,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得知自己有高血压之后不愿意服药,或者在自己血压下降之后自己觉得没有任何不适就自己把药给停了。
这样一来血压波动大,并且没有被控制住,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会损伤动脉内膜,造成血脂堆积,越积越多,血管内膜会变窄,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狭窄。
当脑内动脉狭窄,脂肪斑块脱落造成脑内动脉闭塞,或者斑块外的纤维帽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时,都可导致脑卒中。
高血压病人如何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血压,延缓动脉硬化。
有资料显示,通过采用降压治疗,可使合并有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减少32%,可使未伴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生危险减少27%,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采用血压达标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小于140/90mmHg范围内,可使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降低24%,可使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几率降低50%。
因此,控制血压是防治脑卒中最为重要的手段。
要注意的是,伴有高血脂和糖尿病的病人也应该管理好自己的血脂和血糖,预防脑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
血小板在形成血凝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凝固过程中某些凝血因子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液凝固而达到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目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目的。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房颤患者应口服抗凝血药物,防止血栓。
除此之外,还有降胆固醇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当然这些都需要在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作出判断,所以有高血压的患友们,别不把高血压当回事儿,还是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