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文 / 湖北疾控健康教育
2018-05-17 18:23

2018世界高血压日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已有2.9亿的人群患有高血压,成为了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

近年来,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日渐严峻,肥胖、高盐饮食、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都是重要诱发原因。什么是高血压?哪些人易患高血压?你会测血压吗?高血压如何控制?

正值今天是“世界高血压日”,控姐和你一起聊聊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包括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致死、致残,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高血压常见问题答疑

1

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哪个好?

目前在医院仍多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这种测量是公认的血压测量金标准。但水银血压计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测量,而且汞污染问题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对于家庭血压测量,完全可以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建议用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血压计。

血压计认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国际标准、英国高血压学会(BHS)和 美国仪器协会(AAMI)标准,我国推荐使用ESH标准。

另外血压计需每半年校准一次。

2

测血压测左手好还是右手好?

在测量血压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医院经常只测右手?两侧测量数值不一样怎么办?

对于首次测血压的患者,应该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的血压,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而且以后测量血压时应该取较高一侧进行测量。多数人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5-10毫米汞柱,所以诊室多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对于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肢测量。因偏瘫肢体血管可能不正常,以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如果连续3次测量发现左、右上至测量值收缩压相差大于20 mm Hg或舒张压相差大于10 mm Hg,应进一步评估及排除锁骨下动脉疾病(粥样硬化或炎症)、主动脉瓣上狭窄、主动脉缩窄、上臂血管有畸形、血管炎等动脉疾病的可能。

3

测量血压的“四定”

测量血压时,要做到1、定时间 2、定体位 3、定部位 4、定血压计。测量的数值才有参考意义。

4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怎么监测?

初诊、血压未达标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取后2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参考的依据。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测1天,早、晚各1次。

测量最好选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

5

首次发现高血压要用药吗?

首次发现血压高用药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去就诊,确定下高血压的性质(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同时需要做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评估病情,如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

6

改善生活方式的降压作用

7

降压目标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可再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对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收缩压目标值<140mmhg。

8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1、药物尚未充分起效。常用的很多降压药属于长效药物,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1~3周)才能充分起效。

2、不良生活方式没有改变。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要吃降压药就行了,继续抽烟,高盐饮食,不注意控制肥胖、血糖等。其实高血压患者,不管是否吃药,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必须的,甚至有些人在体重控制下来后血压也可降至正常。

3、降压药物效能不足。一种降压药物一般可使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左右,如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 mmHg,需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小剂量联合用药比单纯加大药物剂量效果好。

4、服药不规律。有些人想起来吃一片降压药,血压高了多吃一片,不高就忘了吃,这种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还不如不吃。

9

血压平稳后降压药可以停吗?

高血压患者95%需终身长期用药,仅5%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能根治,千万不要自己擅自减药或停药。

少数高血压患者在戒烟、控制住体重,改善饮食和作息后血压也可能降到正常,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降压药可逐步减量甚至停药。部分血压长期稳定或偏低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逐步缓慢减药,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长效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为止。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