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高血压更要引起重视,也许会相当危急!

文 / 冯医生的小红书
2018-05-15 14:37

导语:中国高血压患者多为55岁以上,但是现在越来越年轻化了,有很多三四十岁的患者比例逐年上升,今天讲的是一例26岁血压就高达200/120 mmHg的案例,但是他和其他患者又有着本质不不同,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患者为一26岁年轻男性,从事媒体相关工作,平日里喜欢健身,今年1月因头晕至当地医院就诊,常规测血压,血压高达200/120 mmHg (1 mmHg=0.133 kPa)。结果让接诊医生吓了一跳,虽说现在高血压病越来越年轻化了,但是这个年龄血压就这么高的确实还是很少见的。更何况患者体型匀称,也不像是那种过度肥胖的情况。

接诊医生也没想太多,便予以拜新同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尝试性降压,用药后嘱住院观察,监测血压变化。半天时间里,血压虽有波动但是下降不明显。于是患者主治医生改用倍博特治疗,血压控制在180/100 mmHg左右。

一天后,患者血压依然居高不下,感觉不对劲的主治医院建议患者转我院治疗。为明确病因,患者转来我院心血管内科。询问病史,既往否认高血压家族史,否认感染史。

查体:一般状态良好,神清语明;左上肢179/106 mmHg、右上肢176/99 mmHg、左下肢218/117 mmHg、右下肢218/112 mmHg;双侧颈动脉未闻及血管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节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肾区无叩痛,腹部未闻及血管性杂音;四肢动脉搏动正常。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初步考虑排除原发型高血压的可能性,应该是继发型高血压。根据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我们给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检查。

结果显示:肾功能、血钾正常;肾上腺彩超正常;但是肾动脉彩超显示右肾动脉起始处管腔内径4.7 mm,包络线不光滑,右肾动脉近肾门处未见明显管腔结构,可见蜂窝状花彩血流。

我们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因此进一步行肾动脉CT 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显示:右肾动脉距起始处1.9 cm 管腔局限性狭窄,最窄处宽约0.2 cm,右肾体积略减小。

肾动脉CTA 成像显示,右肾动脉距起始处1.9 cm 管腔局限性狭窄,最窄处宽约0.2 cm,右肾体积略减小(A,多平面成像;B,容积重建。)

临床诊断明确,右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3 级(极高危险组)。于今年3 月行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

讨论

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2%。引起RAS 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异常和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为50 岁以上男性;纤维肌性发育异常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上述原因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可使肾供血不足,刺激球旁复合体,促进了肾素的合成和释放,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动导致血压增高。对降压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年轻高血压患者,需要仔细查找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

肾动脉CTA及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能准确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病变的范围以及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因为其无创、方便、廉价无电磁辐射、无造影剂肾毒性损害等优点成为RAS首选影像筛查工具,但易受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患者肠腔气体、肥胖等因素干扰而影响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肾动脉CTA和肾动脉造影。因此,对于疑似患者,最好是行肾动脉CTA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得到治疗,从而尽早解除病痛,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导致致残或死亡。

对于RAS所致高血压,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案例已行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效果很好,血压恢复,我们将继续随访患者的血压变化。

来源:梅斯医学

作者:熊春莲,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