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预测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测这个时点的血压是关键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是必须要做到的,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血压的控制是指对全天血压的控制,而且还要符合全天血压的生理变化曲线,否则就会出现看似血压降下来了,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反而增加的情况。
正常人的血压全天呈现两峰一谷的变化规律,即早上6:00-10:00有一个血压高峰,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段,下午15:00-17:00又有一个次高峰出现,到了半夜则会出现全天血压的最低谷,全天血压的最高峰与最低谷相差约10-20mmHg。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的最低目标是小于140/90mmHg,也就是说全天最高峰的血压要小于这个血压值,但与此同时夜间的低谷血压至少应小于130/80mmHg。临床统计表明:同样是白天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大于130/80mmHg的患者比夜间血压小于130/80mmHg的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增高60%,因此这个时点血压的高低成为预测心脑血管病发生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研究还发现,即便是没有诊断为高血压的正常人,如果夜间血压高于130/80mmHg,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在正常人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5%,称为隐匿性高血压,多见于吸烟者、饮酒者和存在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中,部分糖尿病人、血脂异常的人也存在这种问题。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情况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由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往往只注重了对白天血压的监测,而很少监测夜间的血压,以至于夜间血压大于130/80mmHg不能被及时发现,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而不自知。
这种情况表明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控制并没有真正达标,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即能很准确地观察全天血压的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降低隐匿性高血压的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并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