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高血压叫“隐蔽性高血压”

文 / 医学顾事
2017-06-29 22:19

有一种高血压叫“隐蔽性高血压”

魏腾飞,赵蓓,王守力,解放军306医院,心内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左天宇编辑

有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均升高,但到门诊就诊测量血压时却正常,临床上称为“隐蔽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人群的13%。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测量值<140/90 mmHg,而白天动态血压平均值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

隐蔽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往往合并多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疾病。

有一种高血压叫“隐蔽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临床特征

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体位反射、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交感系统过度激活、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烟酒、肥胖、体力活动)等因素有关。

隐蔽性高血压约有35%可发展为持久性高血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是血压正常人群的2~3倍。既往大量研究报道,与持久性高血压类似,隐蔽性高血压可对血管系统、心脏、肾脏、视网膜微动脉等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及较高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其机制可能是相对高的血压状态造成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相关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终引起相关动脉管腔狭窄,造成病变动脉所属组织器官的长期缺血缺氧,引发靶器官的损害。此外,其可能同空腹血糖受损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造成新发糖尿病。

此外,隐蔽性高血压常常被漏诊,预后较差。当前,许多国家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都超过8%,甚至更高,但检出率仅为7.6%~15.7%。如仅依靠诊室测量血压,可能被漏诊,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隐蔽性高血压监测

①家庭血压监测:根据2012版《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并选用大小合适的袖带。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或不稳定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

②动态血压:根据最新《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如果家庭血压监测持续显示“隐蔽性高血压”,即诊室血压正常(≤140/90 mmHg),但家庭血压已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135/85mmHg)或诊室或家庭血压虽处于正常偏高水平,但已出现明显的靶器官损害,而又无其它明显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应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高危患者。

有一种高血压叫“隐蔽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防治

①改良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应该提倡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运动减肥、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将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

②高危人群应重视隐蔽性高血压的筛查:在一过性升高者、有不良生活方式者、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中注意检测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

③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如长效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等,必要时可优化联合用药。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包括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其风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患者的并发症、合并症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在治疗时按照每个患者存在的不同危险因素,合理选择降压药以达到各自的降压目标,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种高血压叫“隐蔽性高血压”

总之,凡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均应坚持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对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应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在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同时,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及早发现“隐蔽性高血压”,尤其是的是对年龄较轻初发早期的患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者、嗜酒者、肥胖伴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者提倡规范的家庭血压监测,必要时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将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相结合,进行综合诊断,一旦确诊为“隐蔽性高血压”应当积极进行就诊治疗,将改良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同时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