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列腺炎来袭

文 / 大医小护
2018-05-11 21:04

记得我以前做住院医师时,在急诊室遇到这样一个患者。那是一个50多岁的男性,来到诊室时神情痛苦、精神萎靡,诉说自己已经发热两天,体温最高可达到39.5度,同时伴有排尿的刺痛,排尿次数增多,今天更出现了排尿困难的症状。根据患者的不适症状,当时我最容易想到的是急性尿路感染,但一般的急性尿路感染很少发生在成年男性中,也不会有那么高的体温。在泌尿外科诊室中常规的直肠指检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直肠指检我很快就初步判断该患者是患了急性前列腺炎,因为在直肠指检中摸到的前列腺有明显的局部触痛感。接着我为该患者做了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提示各项炎症指标均超标,随后我又为患者安排了血和尿的细菌培养,当然这个结果要三天后才能出来,不过这时我已经对患者作出了诊断,该患者患的是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几天后的尿培养结果显示尿液中有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更证实了我的诊断。

前列腺炎是一组疾病,其概念和分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而发生变化。要确诊前列腺炎,就必须知道前列腺炎的分型。我们所说的急性前列腺炎,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I型前列腺炎,临床上我们看到的患者有突发的高热,并伴有持续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排尿疼痛、排尿不畅、排尿次数增多、尿急等等,到医院做检查后往往可在尿液中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尿液或血液中细菌学检查呈阳性。

此型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病原体感染,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经尿道逆行或通过血液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绝大多数是单一病原菌感染。

面对急性前列腺炎来袭,医生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血尿的各项生化检查作出诊断。对此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断,应立即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在治疗前应该留取血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待培养结果后,再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在开始应用抗生素时,推荐静脉应用,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类等。待患者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推荐使用口服抗生素,比如氟喹诺酮类,最常用的是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疗程至少4周。即使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使用抗生素2-4周。

对于部分急性前列腺炎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插导尿管,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腹部在膀胱上打个洞引流尿液。如膀胱穿刺造瘘困难,只可以用细管导尿,而且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

急性前列腺炎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但只要及时诊治,预后还是很好的,病情控制后建议继续在专业医生处定期随访,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复发。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泌尿外科 盛旭俊 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