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文 / 趣聊健康密
2022-03-29 18:52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分为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diabetic central neuropathy,DC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其中DPN 最为常见,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DAN 患者自主神经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可出现无症状性心脑血管意外;DPN 患者常出现下肢疼痛以及感觉丧失,并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和截肢。本文拟结合DN的发病机制,对DN的诊治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1、发病机制

DN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认为可能与高血糖途径、氧化应激、营养缺乏、微血管病变、胰岛素信号受损等相关。

1.1 高血糖途径

葡萄糖被多元醇途径中的醛糖还原酶催化生成山梨糖醇和果糖,二者累积导致肌醇和牛磺酸浓度降低,伴Na+/K+-ATP 酶活性下降,细胞内Na+增加,神经细胞结构破坏,引起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减慢[1];同时己糖胺、PKC 途径被激活,周围的施万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轴突和感觉神经元变性通路激活,导致远端轴突病变,表现为MCV 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异常及表皮内神经纤维减少。非酶促糖化使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形成,可累积于各部位,导致蛋白代谢异常、神经结构及血管损害,AGE 受体(RAGE)可激活NF-κB介导通路,诱发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1.2 氧化应激

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脂代谢异常可通过多元醇、己糖胺途径、β-氧化分解产生过量游离脂肪酸等多种途径诱导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产生,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损伤神经元。

1.3 营养缺乏

糖尿病导致血管形成的介质(如神经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营养神经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B12)和维生素D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DN。

1.4 微血管病变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在多元醇途径中被大量消耗,导致生产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失去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有学者发现,糖尿病患者神经内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可能因神经对缺血缺氧敏感性增高,导致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微血管异常。

1.5 胰岛素信号受损

胰岛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结构相似,能够促进轴突生长,且胰岛素受体表达于背根神经节和轴突中的感觉神经元。控制血糖对延缓1型糖尿病患者的DN 病变进展疗效更佳,这可能与2 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相关。

1.6 其他

研究发现,离子通道异常开放、神经元受损导致外周及中枢敏化、痛觉下行抑制功能受损是疼痛性DN重要的发生机制。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放大脊髓内的伤害性突触信号,与中枢神经系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