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权威专家谈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文 / 九派新闻
2021-11-13 09:18

2021年11月14日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在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到来之际,我省著名内分泌专家、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分泌科主任徐滨华教授对糖尿病治疗和预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问: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在您看来,目前北方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和人群情况有怎样特点?造成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徐滨华主任:国际著名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期刊》曾发布了一组我国糖尿病数据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我国北方出现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同样都是中国人,为何南方和北方糖尿病发病率会有如此差异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关键因素。

1、饮食差异

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较为明显,这不仅是体现在了食物制作、口味上,同时饮食量也有一定区别。数据调查显示,北方人的食量明显要高于南方,且北方受气候、气温等因素响,饮食中碳水和脂肪比例较高,且菜色多偏向重口味一类,比如高油脂、高盐分等。

2、过量饮酒

中国是世界产酒和酒精消费大国,不同地区的人,酒量差距也相对较大。酒精会对胰岛功能造成损伤,导致胰岛细胞受损和死亡,同时酒还是高热量饮品,过量饮酒容易造成胰岛素发挥、糖分代谢异常,继而出现高血糖。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明确表明,饮酒就是促发高血糖、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3、运动不足

大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南方人选择步行出门的情况要比北方常见。北方有明显四季区分,寒冷季节远要比南方漫长得多,所以室外活动也相对较少一些。而长期运动量过少、肥胖等也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因素。

问: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和危害?在临床上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徐滨华主任: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类疾病发生。

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另外一种情况是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一般治疗就是教育和自我监测血糖。

药物治疗分为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如双胍类降糖药、中药类如津力达颗粒等等效果都不错,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

运动治疗主要是增加体力活动。运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问:都说知道糖尿病可怕,糖尿病并发症更可怕。请您介绍一下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都有哪些?如不及时干预,都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徐滨华主任:千万不要小看糖尿病,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非常多,常伴发高血脂、高血压。可引起脑血管疾病,甚至卒中;心血管疾病,甚至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严重牙周病;糖尿病肾病;妊娠期糖尿病,易造成流产或胎儿发育异常;周围神经病,导致下肢麻木、感觉减退;甚至足部的反复溃疡、截肢等。

问: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肥胖,超重和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怎样的关系?临床上该如何应对和防控?

徐滨华主任:2型糖尿病与超重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联,超重和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2型糖尿病或者血糖异常者也更容易发胖。而超重和肥胖以及糖尿病都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

因此,调脂、减重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有充分证据显示,在多种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措施中,降压和调脂是最重要的,甚至比血糖的控制还要重要。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血脂变化。在积极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的同时调节血脂,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近些年来,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在相关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和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等开展的系列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津力达在调节血脂,激活棕色脂肪,降低体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瑰宝,中医中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中医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归于“消渴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络病理论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从“脾”论治。“脾”为病变的始动与核心,主要治则应为“补益络气、健脾运津”。既往研究证实,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组方的津力达颗粒,可以调节升糖激素和胰岛素的平衡,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平稳降低血糖水平。

问:对于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和防治,您如何期待?在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到来之际,对糖尿病患者和潜在糖尿病人群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有怎样的建议和提醒?

徐滨华主任:当下全社会都在加强糖尿病防控的健康宣教,引导大众养成定期体检的健康习惯。平时注重血糖等健康指标的检测,是实现糖尿病早诊早治的关键。而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平时要注意科学饮食、规律锻炼、劳逸结合等,尤其是要注意饮食的搭配,加强对体重的管理,避免肥胖,一定要记住少油、少盐、少烟、少酒,这都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