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糖尿病是“夫妻病”?有什么依据吗?两大不好习惯一定要改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21-05-21 01:43

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问题,很多朋友发现,有的时候,丈夫发现得了糖尿病,妻子去检查血糖,其实也是糖尿病的问题,其实这样的“夫妻共患”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有人说“糖尿病也有夫妻相”。在一项国内的社区研究中,面向34805对40岁以上的中国夫妻进行调查,所有参与者均接受标准的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结果显示,相比配偶为非糖尿病患者的参与者,配偶是糖尿病患者的参与者,其罹患糖尿病、出现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也更高,而且去除了遗传、地域、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影响因素后,这种关联性仍然存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更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情况,更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夫妻之间,往往在多个方面会形成相互影响,从而有着共同的患病基础,出现家庭共患的风险也就更高,这种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之所以糖尿病会成为“夫妻病”,并不是因为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夫妻共同生活就会引起疾病的传播,而是更多的在生活习惯方面的共性,形成了夫妻双方都患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形成家庭共患糖尿病问题的不良影响因素,简单为大家总结如下。

不良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影响

夫妻之间,往往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口味,而如果长期的能量摄入过剩,身体代谢负担过重,出现肥胖,体重超标的风险就会更大,而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在相同的高脂高糖饮食结构影响下,共同持续肥胖,继而引起胰岛素抵抗,逐渐引发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几率,就更大。

夫妻双方相似的饮食结构,不但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代谢机能形成影响,造成血糖升高的风险,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家中的孩子也跟着这么吃,童年时期发生肥胖,成年时期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也都会大大增加。这种不良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影响,在糖尿病形成“夫妻病”的各项影响因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容忽视。

惰性也会相互“传染”

血糖代谢出现异常,除了摄入过多,消耗过少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长期吃得多,动得少,身体消耗得少,长期处于血糖代谢的超负荷状态,逐渐的影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和身体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家庭中,大家都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也都相对较少,有时间不是躺着就是坐着,这样的一种“懒惰”习惯,也会在夫妻之间形成相互影响,大家都不怎么运动,也都长期处于能量过剩的状态,血糖代谢出现异常的风险就会比相对活动量更大,能够保持摄入和消耗平衡的人群更高。

不良作息习惯相互影响

有些朋友喜欢熬夜,夫妻之间往往作息时间也比较同步,这样的情况下,共同熬夜的这种不良习惯,就会影响到自己和家人。身体在该睡觉的时候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长期的应激性压力影响下,体内的激素分泌,自主神经系统等,都会发生紊乱,而发生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夫妻作息时间都不好,没有充足良好的睡眠,也是导致血糖代谢出现紊乱的重要生活影响因素。

共同的肠道菌群影响

由于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夫妻之间的肠道菌群内环境也会逐渐的趋于同化,而肠道菌群作为人体重要的内环境之一,同样也会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关于肠道菌群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之间存在着不同,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和能量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等,同时也是导致低度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影响因素。一项关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中的产丁酸菌减少,而潜在致病菌增多的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风险人群。

因此,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下,由于夫妻之间肠道菌群的变化方向趋于一致,其中一方如果有糖尿病问题,配偶同样出现糖尿病的几率也会更高。

上述介绍的几个方面,可能并不是特别全面,但也从多个方面说明了,作为一种受生活方式影响巨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出现夫妻共患的风险几率是很高的,这样的一种现象也提醒我们,在对于糖尿病的调理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教育不应该只是针对糖尿病人的,而且也应该重视“同伴教育”,夫妻之间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家庭成员相互影响,而导致糖尿病家庭共患的风险,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有较高相关风险的朋友,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提醒,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多多注意坚持运动锻炼,保持良好作息和平和心态,夫妻相互督促做好糖尿病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