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来临前有8个征兆!别等发病了才知道

文 / 丽姐聊情感健康创业
2021-03-31 19:52

呼吸困难、起夜频繁、总是胀气......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可怕的大病,你知道吗?

1、多次起夜

常见原因

晚上饮水过多或习惯性夜尿;

肾脏疾病导致浓缩功能减退;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的子宫脱垂等。

在中医看来,肾虚常表现为多尿甚至尿失禁,尤其常见于肾脏等脏腑功能减退的中老年人。

应对方法

控制睡前饮量、避免睡前紧张;

多吃补益脾肾、养心宁神的食物,如核桃、韭菜、黑芝麻、淮山药及糯米等;

定期体检,检查肾功能和泌尿生殖系统。

2、 寒冷天气呼吸困难

常见原因

天气寒冷、吃饱后或体力消耗大时,如果感觉呼吸困难,胸口疼痛、发紧,可能是动脉狭窄引发的警报。

如果伴有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等症状,在活动后和平卧时表现加重,则更应小心心力衰竭的发生。

应对方法

及时就医,排查心脏病、哮喘等疾病;

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有高血压的老人在入冬前,应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3、肠道胀气

常见原因

肠道胀气、排便习惯改变、肛门疼痛、大便带有黏液或便中带血等情况,都可能与结直肠癌有关。

肠道肿瘤会干扰消化过程,进而引起胀气、出血等症状。此外,肠道息肉、溃疡等也可能引起相应症状。

应对方法

发现大便出血或大便变黑等情况,应及早就医排查结直肠癌;

尽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每周应尽量保证2~3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跳健身舞等,每次最好持续45分钟左右;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玉米、笋、芹菜、香菇等等。

4、皮肤瘙痒

常见原因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干燥,进入秋冬季节,干燥程度会有所加剧。

除此之外,肝病发作以及黄疸出现时,也可能伴随有皮肤瘙痒。

同时,少数糖尿病早期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以及淋巴、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等处发生肿瘤时,也会伴有皮肤瘙痒,大多较为顽固。

所以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时,病情可轻可重,一定要注意区分。

应对方法

秋冬季节减少洗澡频率,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周洗1次左右即可;

若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查明病因,筛查糖尿病、甲状腺、黄疸、肝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5、大量出汗

常见原因

有的人稍微动动就会大汗淋漓,这多数属于病理性多汗。

一般来说,当患有某些神经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低血糖或心血管疾病时,可能出现多汗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自汗(白天不热、没有运动时,前心后背出汗)通常是气虚所致;而夜晚盗汗多是阴虚所致。

应对方法

桑叶粥可以调理多汗症状,有这类症状困扰的人,可取清晨摘的新鲜桑叶,放到瓦上焙干、碾碎,每次取6~10克煮粥;

如症状长期未有所好转,需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6、短暂视物重影

常见原因

有的人会突然口齿不清、眼前发黑、视物重影、单眼视物不清、身体局部麻痹等,但往往几分钟后就会好转,24小时内症状会完全消失。其实,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也就是俗称的“小中风”。

研究显示,近半数患者在小中风发生后的3~5年内至少发生一次脑梗。

应对方法

有过小中风经历的人,除了定期体检外,还应避免情绪产生过大的波动,注意膳食平衡,劳逸结合,坚持适度运动。

7、失去一种感官功能

常见原因

如果突然出现某种感官丢失,比如视物不清、听不清身声音、感觉麻木以及味觉、嗅觉失灵,并伴有头痛、脾气暴躁,有可能是脑出血或肿瘤的前兆。

应对方法

部分感官功能减退是衰老的自然表现,但不管是哪种感官失灵,都不应轻视。

8、夜间开车视力模糊

常见原因

如果夜间开车眼睛出现干涩、酸胀、视物模糊等症状,不断眨眼或总是想揉眼睛,就要注意了。一般来说,夜间视力下降可能与黄斑变性或白内障有关,在老人中表现尤为突出。

应对方法

如果在开车途中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先靠边停车,然后进行自查:把眼睛交替闭起来,看两只眼的视觉是否一样。如果其中一只睁开的眼睛看不清楚了,就要及时就诊。

其实,要想预防大病的发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培养起好的习惯,从点滴做起强身健体,不让疾病有可趁之机。

1. 饭要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能使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增进食欲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为进一步消化分解打下良好基础。

而且,慢慢吃饭还能减少消化道疾病、食管癌的发生概率,同时还能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减少口腔病菌。

所以建议大家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每口饭最好咀嚼约20次左右再下咽。

2. 水要小口慢喝

正确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滋润口腔,再分几次慢慢咽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更该一口口慢慢喝水。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补充水分对大多数疾病的防治都十分有益。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每次喝250~300ml,每天喝1200ml左右。饮用水最适宜的温度是18℃~42℃,不宜过凉或过烫。

3. 呼吸要深长匀细

古时推崇慢呼吸养生,它的关键点是四个字:深、长、细、匀。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即时间要拉长,速度要放慢;匀,一呼一吸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

一呼一吸的时间一般保持在6.4秒左右。养成深呼吸的习惯能促进肺部循环,可增强肠胃蠕动。

4. 起床,要先伸继坐后起

醒来后不要马上起身,在床上先静躺3分钟,伸几次懒腰,踢踢腿,促进血液循环。然后慢慢坐起,把双脚放下床沿,坐一会再起身。

相比起床后马上起身,这样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 排便物勿着急

排便时,身体的腹部肌肉会用力收缩,腹压增高,心脏排血阻力增大。如果再用力过猛,还会导致血压升高,易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为心梗等疾病埋下隐患。因此大家在排便的时候应“慢慢来”,最忌心急。

如果你身上也出现了上面的这8个征兆,一定要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大病风险。而对于没有这些征兆的人来说,也要积极培养好的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