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糖高,应避免4种零食与3种饮食习惯,才更健康

文 / 每天分享健康小常识
2021-02-27 09:39

胰脏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稳定,进餐或吃零食之后,人体血糖会迅速攀升,这个时候胰脏就会分泌大量胰岛素来抑制血糖持续攀升,保持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当人体处于空腹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较少,以便于更多的葡萄糖转换为血糖,给人体组织细胞提供能量。

人老之后,胰脏调节功能下降,胰岛素的分泌不能适应血糖调节需求,因此容易出现高血糖现象,危害人体健康。

人体胰脏3D图

人老之后应避免4种零食

1、少吃含糖较高的饮料;比如汽水、碳酸饮料、包括加入很多糖分的豆浆与奶茶,以及含有酒精类饮料等等。

2、果脯或以及果干,比如葡萄干、柿子饼、猕猴桃干、桂圆、荔枝干等等。

3、非原味的烘烤类坚果,比如杏仁,桃子仁,核桃仁、炒板栗、爆米花等等。

4、甜点心,糖果、奶油、糕点。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糖分,多为单糖或双糖或甜蜜素,是非常容易提升糖类的一类物质。再就是含有很多的食品添加剂,包括甜蜜素、或在一些防腐剂成分,所以要少吃。即使要吃,也只能是好尔偶,少量的进食。

老年人的零食可以吃些新鲜的水果,原味的坚果,或者是原味饼干等食物。老年人在喝豆浆、粥等食物的时候,建议不要放入过多的糖。

老年人应避免3种“升糖”的饮食习惯:

一般而言,饭后1小时内人体的血糖都会迅速地攀升,并且达到最高峰。正常情况下2小时内会开始下滑,3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一些需要用药物的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是在饭前需要服用药物。

即使是健康老年人,也要尽量避免3种饮食习惯,可以更好地保持血糖的平衡,保护好胰脏功能。

1、饭前饭后喜欢喝饮料或酒水

比如喝花生牛奶、喝啤酒或者一些碳酸饮料等等,这样会使得人体的血糖更快速地上升,并且持续时间更长,对胰岛素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建议老年人最好是戒酒,饭前可以喝些汤水,而对于一些饮料最好不要在饭前30分钟内进食,以及饭后2小时内进食,其他时间也不宜多吃。

2、暴饮暴食

饮食过快,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就下咽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还不如容易产生饱腹感,更容易出现进食过饱的现象。

而长期的进食过饱,不仅会加重肥胖现象,而且对饭友的血糖恢复正常也不利,因此要尽量避免。

老人吃饭建议要细嚼慢咽,而且每次吃7—8分饱即可,尤其是晚餐。

3、喜欢吃重口味食物

随着人体的衰老,味蕾数量减少,所有喜欢吃重口味食物,包括甜食、油炸食品,辛辣食物等等。不仅容易加重人体代谢负担,血糖也不容控制。

建议老年人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些细软、流质量食物。

胃肠功能完全的老年人,可以适当吃些粗粮。每天保持300——500克新鲜蔬菜的摄入,以及300克左右的新鲜水果。

因为含有的能量较低,膳食纤维丰富,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的稳定,同时还能帮助改善胃肠功能。

最后就是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不仅要定量,最好还要定时。避免出现不吃早餐,吃夜宵,以及吃饱就睡等不良的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