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定制化饮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控糖效果?

文 / 五号医生吴昊
2020-12-23 18:33

(本文作者 吉林省人民医院 营养科 王艳梅 主治医师)

根据以往我跟咱们另一位老朋友,糖尿病专家李可心主任的沟通了解到,糖尿病的患者其实最好是可以做到饮食个体定制化。虽然掌握大原则就能够有助于控糖、保持健康,但是针对个体独家定制的食谱和膳食计划往往会事半功倍。今天这篇文章,希望有条件的糖友们在看完后都能够通过专业营养医师的规划,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糖尿病饮食方案。以下就是王艳梅医生撰写的,结合临床案例的糖尿病饮食个体指导。


刚刚随访了一位中老年男性糖尿病足患者,得知出院后一直遵循我科给予的个体化饮食指导,目前血糖控制平稳,患者很开心呢,我听着这样的反馈心里面更是美滋滋的!

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患者是半年前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合并感染、低蛋白血症就诊我院老年医学科,当时主治医生请临床营养科会诊指导患者饮食,会诊后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患者血糖控制平稳,感染控制良好,低蛋白血症纠正后出院。

得了糖尿病后,首先都会被告知要进行饮食控制。但一般有两类人群血糖控制得的不好,一些人错误地认为“饮食控制”就是“不能多吃粮食、不能吃水果”。宁可挨饿,也不敢多吃一口,结果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导致了营养不良。造成免疫力低下,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还有一些人,觉得血糖高点没什么,该怎么好吃就怎么吃,结果导致疾病迅速发展,很快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悔之晚矣。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并不是不能吃不能喝,而是要科学地饮食。科学饮食既要充分享受饮食的乐趣,同时又将糖尿病控制好。对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食谱都是个体化的,但遵循的饮食原则是共同的,即控制总能量,低糖、低脂、低盐、适量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

按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需控制总能量,那么我们每天应该吃多少,也就是进食量,还得弄明白这两方面的问题:全天的总摄入量和主副食如何搭配。

第一步:按体重和体力活动量来确定需要量

1.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5

2.判断自己体型: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3.理想体重和体型确定之后,计算一天所需要的总能量:一天所需要的总能量=理想体重(千克)X每千克理想体重所需要的能量(见表1)

举例:

王XX,男性,36岁,体重80千克,身高165厘米,中等体力活动强度。他每天需要的总能量是多少?

首先计算他的理想体重=165-105=60千克

确定他的体型是肥胖型还是消瘦型:计算BMI=80/1.652=29.4。因此是肥胖体型。

按肥胖、中体力活动量,则每日能量供给量为30千卡/千克理想体重。

每日需要的总能量=60千克X30千卡/千克理想体重=1800千卡。

第二步:根据总能量的限定决定每日的主副食量

根据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人体营养需要和食物营养特征考虑,平衡膳食模式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建议平均每人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下表为不同总能量下,平均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见表2)。

第三步:根据1800千卡的主副食定量进行餐次分配

主食分配方案为:早餐50克、午餐100克、晚餐100克。

副食可为:全天牛奶250毫升,鸡蛋1个,瘦肉类(如鸡、鱼、猪瘦肉、瘦牛羊肉)100克、豆制品25克、蔬菜500克、水果200克,植物油2.5汤勺(见表3)

第四步:利用食物交换份法,设计符合饮食治疗方案

食品交换

把经常食用的食品,按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素,分成7类:即表1谷薯类、表2蔬菜类、表3水果类、表4豆制品、表5奶制品、表6鱼肉蛋品、表7油脂及坚果(见表4)

食品交换的注意事项

  • 同一表中的食品1单位所含的营养素大致相同,所以可以按相同单位数相互交换。例如,1单位(25克)大米可交换1单位的咸面包35克;50克(1两)大米可以和50克(1两)面粉互换;50克(1两)瘦肉也可以和100克(2两)豆腐互换。

  • 不同类食品当营养素结构相似时,也可以互换。例如,25克(半两)燕麦片可以和200克(4两)橘子互换,它们所含热量、碳水化合物基本相近。

  • 不同表中的食品,由于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不能相互交换。例如,表1(谷薯类)中的1单位大米不能同表6(肉、禽、蛋、鱼类)中的1单位(50克)猪肉进行交换。

  • 根据食品交换份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设计食谱,还可以利用食品交换份变换出不同花样。只要熟悉应用食品交换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安排就比较自由了。在不增加总能量、总脂肪量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选择多种食品的。

最后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自身从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开始,远离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

参考资料:

远离慢性病从饮食开始 刘英华 薛长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