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谷松:中医治疗眩晕的4大代表方剂

文 / 华医世界
2019-09-18 11:35

华医世界“万人学伤寒”中。

谷松教授讲解了张仲景对眩晕的辨证六部曲。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其中两种。

阳虚饮停风湿外感。

眩晕

眩,《说文解字》:“目无常主也”,是眼睛与平时不同的情况。

晕,《说文解字》:“日月气也”,是太阳和月亮周围形成的光环。

在临床上,眩晕表现为不能站立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汗出心慌等症状,重者并会突然晕倒。

阳虚饮停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肺萎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为体内有寒。

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是因肺中阳气不足,水饮内停。

而水饮内停,可见遗尿、小便数。

上虚不能制下,是因肺的肃降功能失常。

所以水不往下走,导致水饮内停,水液代谢障碍。

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比例中炙甘草量大,干姜量小,两者是2:1的比例。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肺为娇脏。

干姜药性辛温燥烈,大量使用会损伤肺气肺阴。

使用二倍于干姜的炙甘草。

炙甘草在益气补气同时,亦佐制干姜的燥烈之性。

且炙甘草不仅调和诸药,更是补气最基本的药物。

甘草干姜汤是治疗肺阳不足的方剂。

亦是温脾阳温肺阳的基础方。

阳虚饮停在上焦之肺阳虚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共四味药。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茯苓淡渗利湿,利尿健脾。

桂枝甘草通阳气。

白术,健脾燥湿。

苓桂术甘汤为后人讲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经方。

临床上只要辨证为脾虚生湿,就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

不仅限于是否有眩晕的症状。

舌淡苔滑或肥胖,有痰饮。

或者是手脚怕凉,尤其见下身凉。

多有水湿内停,痰饮内停。

症状表现多为下肢多比上肢凉,脚凉多比手凉。

因为湿和寒皆属阴邪,向下行,阻滞下肢阳气的运行更重。

阳虚饮停在中焦之脾阳虚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后。

表邪不解,损伤肾气,肾中阳气虚,不能制水,水饮泛滥于周身。

影响头部气机运行,导致头部阳气被水饮蒙蔽,就出现头眩。

水饮之邪若侵袭到心下部位,就会出现心下悸。

侵袭到周身肌肉、骨节当中,就会出现身瞤动。

振振欲僻地,则是表现为肌肉颤动,走路像要摔倒一样。

真武汤共五味药。

茯苓、芍药、生姜、白术、炮附子。附子温阳利水。

白术利水健脾。

茯苓利水,生姜温胃利水。

白芍引药下行的同时也避免白术、附子的燥烈。

真武汤的使用,需要注意。

因张仲景在药物的配伍中有寒有湿,所以临床应用不能缺少附子、白术和茯苓。

附子治肾阳虚。

白芍则维持方剂的阴阳平衡。

若去掉白芍,只余利水散水药物,就不能维持阴阳平衡。

阳虚饮停在下焦之肾阳虚

风湿外感

中风历节病脉证病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肢节疼痛,为气机闭塞不通,不通则痛。

身体傀儡,脚肿如脱。说明患者病情非常严重。

头眩短气,为风湿侵袭于上,影响头部阳气的运行输布。

桂枝芍药知母汤此方,并不以治疗头眩为主。

此方主要治疗关节疼痛。

因外感风寒湿之邪,后郁郁而化热,同时还有伤阴的情况。

所以说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病情较复杂。

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痹证,效果非常好。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热互鉴类的病证。

并不治疗纯寒证或纯热证。

纯寒证,见肢体触手冰凉,自我感觉寒冷。

在热水中或温暖的环境中,亦一派寒凉的景象,不能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纯热证,为痹到后期,风寒之入里化热。

关节红肿热痛,怕热,遇凉则舒。

触手红肿热痛,也不能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只有触手觉热,但浑身怕冷。

风寒外有风寒湿之邪,内有郁热伤阴,疼痛感入夜加重。

手指关节粗大,局部感觉有红肿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