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不是中医的优势 —— 只是中医的特色!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今天的主题是:“辨证论治”只是特色,不是优势。
为什么我如此执着地强调“辨证论治”只是特色,不是优势,就是因为现在的中医都陷到了“辨证论治”的概念里面,歌舞升平、不能自拔。这个很可怕。
如果把只能作为特色的“辨证论治”当成了中医的优势,甚至就和中医划等号了,就抛弃了中医本身的价值。
这个道理就像你去饭馆吃饭,一个饭馆为了和其他的饭馆有所区别,总会想办法推出一个或者几个特色菜,用来吸引顾客,显得与众不同,可是特色菜并不一定是最好吃的菜,可是,往往被贴上了特色菜的标签,它就显得美味多了。
这还不是严重的问题,严重的在于,当人们发现这家饭馆的特色菜都不怎么好吃,一般就很难再去相信他家其他的菜是好吃的了,于是,这家饭馆就被划进了黑名单。
现在的中医,被贴上了各种各样好听的、不好听的标签,或许就是陷入了相似的泥淖之地.....
中医所谓的“辨证论治”,主要是为了和西医进行区别。
西方科学文化强劲而快速地发展着,传播着,随着西学东渐的脚步,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学科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在中国的医学,这一亩三分地上,西医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从中医那里分来一杯羹的,并且显而易见,已经到了威胁中医的地步了。
很多人认为,既然有了西医,中医就没有必要了,于是,自从有了西医,从医者到患者到普通民众,取缔中医的想法和声音就从未断绝过。
这对中医来说,当然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但中医要存在,就要找到存在的理由。
从学术层面来思考,中医和西医虽然都是医学,但是二者所用的方法却是完全不同的,中医用的是宏观、整体的方法,西医用的是微观、局部的方法,中医治疗的对象单位是证,西医治疗的对象单位是病。
概括起来,中医是“辨证论治”,西医是“辨病论治”。二者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不能互相替代,只能二者并存。这就为中医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后仍然必须存在,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用“辨证论治”概括中医的特色是准确的,以此来区别于西医也是成功的。
据此,也可以认为,在西医存在的前提下,将中医的特色概括为 “辨证论治”是必须的,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辨证论治”只是中医的特色,而不是优势。
“辨证论治”只是中医从治疗对象单位,用来区别于西医的一种归类方法,也就是说,中医的治疗必须落实到证,如果仅仅有病,中医还不能治疗,而西医的以病为治疗单位 —— 这就是中西医的不同之处,但这并不等同于“辨证论治”就是中医的优势,更不能说“辨证论治”就是中医。
为什么“辨证论治”只是特色?
因为,“辨证论治”只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就是什么病都可以“辨证论治”,但是,“辨证论治”有多少疗效,并不肯定。
比如,所有的疾病,包括肿瘤等难治病,中医也可以“辨证论治”,可以对病人进行治疗,但是并不能确定这种治疗有多少疗效。也就是说,只是可以进行治疗,但是不知道能治成什么样。
如果中医作为医学,只是能治疗,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何来什么优势可言?激进一些,这样的医学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真是成也“辨证论治”,败也“辨证论治”呀!
并且,有的证用“辨证论治”是不能确定治疗方法的,只能用方证。
如半夏泻心汤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的标准只是“呕而肠鸣,心下痞”,仅根据“呕而肠鸣,心下痞”,肯定是辨不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这一运用半夏泻心汤的证来的,治疗过程也就不能完成。
大陷胸汤证用“辨证论治”也不能辨出水和热来,得不出辨证论治所要求的证来。
《金匮要略》中用小建中汤治虚劳,也不能用“辨证论治”来完成。
学院教育都是在开设完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之后,再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大家想想自己学习《伤寒杂病论》的过程,是不是觉得与之前所学格格不入?
然后,上完经典之后,再学内、外、妇、儿,又觉得内、外、妇、儿与之前学的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同法炮制,便彻底地忘了《伤寒论》、《金匮要略》讲的是什么了。
《伤寒论》、《金匮要略》就像夹心饼干里的夹心一样,明明是中医最核心的部分,现在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
对于上面我例举的几个方子,大家可以运用自己学过的“辨证论治”的相关知识,对着相关原文仔细地辨一辨、推一推,看看能不能成功地辨到仲景的方子上去,或是推出相应的证来,也好好体会一下,落实到临床上,我们该如何看病、用方。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housheng68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