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08颗降糖药背后的“秘密”
他冲着我笑了笑,颤颤巍巍举起了左手,比划着,又停顿了几秒钟:“108颗!”
108颗降糖药,该有满满一碗那么多了吧?
这么多的药物,他是如何能够吃下去的呢?
“吃了多久?”
他闭上了眼睛,良久过后才回答道:“三天了!”
都说生命只有一次,应该珍惜自己。但是又有谁会明白,人要不是绝望透顶,又怎会舍弃自己呢?
文|多巴胺
1
护士接过家属递来的药盒,看了一眼又交到我的手上:“怪不得低血糖了呢。”
这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无论是医院还是药店都能够轻易购买到。在临床上它主要被用于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大概吃了多少颗?”家属只从家中拿过来一个空药盒,并不能证明老人有无或者具体服用了多少该药,甚至也不知道老人有没有服用过其它药物。
陪同患者来到医院的是他的女儿,大约四十岁左右的模样。她想了想告诉我:“应该不会太多,除了腰椎间盘突出之外,他平日里没有什么问题。生活都是能够自理的。”
“你在家中有没有发现其它什么药瓶子、药盒子呢?”家属越是说患者平日里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越是说患者能够生活自理,越是让我不安,因为这些不足以解释患者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我还在同家属说着话,护士已经根据医嘱为这位末梢血糖仅有1.6mmol/l的76岁男性患者静脉推注了40毫升高浓度葡萄糖。
推注高浓度葡萄糖后,老人便恢复了神志,有些结结巴巴问着:“谁把我送过来的?”
“你醒啦,是120把你送过来的。”听见老人的声音后,我赶忙来到病床前,想了解更多的情况。
没想到的是,我不仅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反而被老人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你今天是不是药吃多了呀?”我将药盒子放在了老人面前。
他看了看,却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谁让你们把我送到医院里来的?我根本走不开,老太婆还在家里等着我呢。你们做事情就是这样不替别人着想?”
这句话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你刚才低血糖了,人已经昏迷了,能不救你嘛!”
“救我,不害我就谢天谢地了!”很明显,老人充满了抵触情绪,甚至不排除有些被害妄想的症状。
2
上午八点三十分钟,这位76岁的老年男性患者被120送进了急诊抢救室。
120急救医生说是家属发现老人呼之不应后拨打了120急救服务,120监测了血糖仅有1.0mmol/l,于是便送进了医院。
虽然在120救护车上已经为老人静注了葡萄糖,但进入医院时患者依旧处于意识模糊状态。
立刻为患者复测末梢血糖,而血糖也仅仅只有1.6mmol/l。
虽然经过处理后,老人很快便恢复了神志,但不仅精神萎靡,不肯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这种抵触情绪由何而来?导致严重低血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是老人原本便有老年痴呆症?
是老人原本便患有精神心理疾病?
是老人误服了过量的药物?
是老人同时存在着了其它如发热、腹泻等疾病?
抢救室门外,我又找到了跟随患者一起来到医院的家属,再一次详细了解了老人发病前后的信息。
“你平日里和他一起生活吗?”
“我爸我妈自己生活,生活都是能够自理的。我隔三差五会去看看。”
“他平日里的药都是怎么吃的?”我又将药盒子还给了她。
“就是按医生交代的那样吃的,一直都是这样吃的。”
“也就是说,你根本不了解老人具体如何吃药,也不清楚这几天都有什么特殊情况?”事实上,眼前的这位女儿根本不了解老人最近几日的具体情况,只是当天上午前去探望时发现老人躺在床上呼之不应了。
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他有不舒服肯定会告诉我的。”
“除了降糖药之外,最近有没有用过其它药,或者看过其它病?”虽然对于老人来说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都是降糖药过量或者进食减少,但也不能排除其它疾病或者其它药物引起的低血糖。
这位女儿立刻想起了最近才发生的事情:“他一直都有腰椎间盘突出,有时候很痛,前几天在医院里开了一些膏药,可是没有口服药呀。”
“没有什么止痛药吗?”有时候某些止痛药,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对胃部产生不适,导致老人进食减少,进而出现低血糖。
“没有吧?”患者女儿给了模棱两可的答复。
“老太太呢,她知道不知道?”
结果家属给出了更加让人失望的信息:“我妈就是老年痴呆,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要靠我爸照顾。”
看来想从家属口中获得更多病史信息已经没有希望了,只能寄希望患者自己了。
3
虽然除了严重低血糖和低钾、低钠、低钙之外,其它检查结果并没有明显异常。但这并不代表着患者就会安然无恙,更不代表着抢救成功了。
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患者到底有没有过量服用降糖药,如果有的话,具体服用了多少,又是何时服用的呢?”
被送入急诊抢救室两个小时后,在纠正了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之后,这位两鬓斑白的老年男性患者看上去已经不再那么萎靡了,他甚至吵着要回家了。
我劝他再观察一段时间,毕竟如果是药物过量的话,这些降糖药需要一段时间来代谢。
“我要到抢救室里来?你看我不是好好的?”他已经坐了起来。
“你现在是很好,刚才已经昏迷了,不救你的话就没命了!”护士对这位清醒之后便不肯配合治疗的病人已经彻底没有了办法。
“我家里人呢?都喊进来,问问送我来医院干什么!害我嘛!”
这个问题老人已经问了许多遍,以至于让我只有用沉默来回答他。
看似患者有些啰嗦,有些烦躁,有些焦虑,甚至有些“被害妄想”,但实际上此刻的患者体力充沛、思路清晰,
"如果我晚来一个小时,是不是就死掉了?"见我没有回答他,他又拉住我的衣袖问了这个问题。
“差不多。所以救你不容易,你要配合我才行!”1.0mmol/l的血糖不仅会导致病人昏迷,更加会对大脑、心脏、肝肾等脏器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而此刻这些损伤或许还没有显现。
听完我的话后,老人几乎要暴怒了。
“都怪我女儿,要是晚来一个小时,我不就能死掉了嘛!平日不来,今天怎么就这么及时了!”老人突然说出的这句话让我有些目瞪口呆了。
我想到了可能是降糖药过量导致的低血糖,却没有想到这是一位一心求死的老人。
“你吃了多少降糖药,什么时候吃的?”我问了这位自杀失败的老人。
他冲着我笑了笑,颤颤巍巍举起了左手,比划着,又停顿了几秒钟:“108颗!”
108颗降糖药,该有满满一碗那么多了吧?
这么多的药物,他是如何能够吃下去的呢?
“具体吃了多久?”
他闭上了眼睛,良久过后才回答道:“三天了!”
说实话,如果将108颗降糖药放在手中,那是很大一堆药,要将它们服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人在服下如此大量的药物时,都会在中途产生悔意,甚至因为难以服下而放弃。
为什么会是108颗?
或许是老人手中正好有这么多药物,又或许是老人曾一颗颗的仔细数过吧。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位自杀的老人竟然在服药之前曾仔细数过自己将要服下的药物,这个举动原本便是多么让人感到凄凉难过或者悲哀恐惧。
“有没有吃过其它药?”
他不在回答我,我继续追问:“真的是108颗降糖药,真的是三天前吃的?”
我为什么一定要知道这个答案,因为这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洗胃,要不要血液滤过?
他却又笑着回答我:“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你!”
说着话,老人那满是胜利骄傲的表情让我非常不安。
4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之后,我必须要第一时间告诉家属。
“他吃了108颗降糖药,想要自杀,你知道吗?”抢救室门外唯一的家属便是这位女儿。
我不仅一直关注着她口中能够提供的信息,也关注着她的神情变化。
“应该不会吧,他这些日子没有什么变化呀。就算是腰痛,那也是十几年的老毛病了。”听完我的话后,她显得非常镇定,或者用木讷这个词更加准确一点。
如果患者真的三天前服用了108颗降糖药,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他必然还会出现严重低血糖,因为这种药物的清楚半衰期在12小时到20小时之间。甚至会因为药物蓄积而导致其他致命问题。更何况,尚且不清楚除了降糖药之外老人是否还服用了其它药物?
“你再和他沟通沟通,问清楚情况,劝劝他配合治疗吧。”看着眼前这位不慌不忙的家属,我甚至已经有些开始着急了,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内的药物会对老人产生更多的伤害。
没想到父女两人商量后的结果便是:“回家!”
也就是说,这位女儿不仅没有从老人口中掏出那个“秘密”,反而向老人妥协了!
“你在医院里观察治疗不好嘛,干嘛一定要回家?”我还在试图劝阻病人。
病人却没有耐心等待了:“老太婆还等在家里呢。我们三天才吃了一顿饭,我起来做饭,腰痛摔了好几次,不回家,老太太就饿死了,我就想着自己死了一了百了。”
“不是还有你女儿呢吗,看病要紧。”
“我要回家,你们不要害我了。送我来医院干嘛。”
这有些语无伦次的话中,透露出了老人自杀的原因:不仅是难以忍受的腰痛,更是因为对生活充满了绝望。
老人的话让我有些不忍,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了绝望,谁又会轻易舍弃自己的生命呢?
“你要是死了,老太婆怎么办?”他心中还在牵挂着妻子,又怎么能够轻易离开。
老人挣扎着要拔掉输液管,强装着满不在乎说:“到时候自然有人管,我顾不了那么多。”
就连站在一边的护工师傅也看不下去了,上前劝解着:“你好好在医院看几天,治好了病,以后老太婆不就有人照顾了吗?你回家要是出点什么事,老太婆就吃苦了。”
道理是很简单,老人不愿意接受。
5
在女儿的带领下,老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医院。
虽然我知道或许不久之后,他还是会被送进医院,我却毫无能力去劝阻,毫无办法去阻挡病魔死神的侵袭。
“回家后,你要多测血糖,一旦血糖降低了,一旦出现头晕心慌乏力不舒服了,就多吃东西,最好来医院。”患者家中备有血糖仪,可以检测血糖。
“最近一段时间,宁愿让老人血糖高一些,也不能低,给他买点巧克力、糖放在家中。”
“要是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来医院。高血糖短时间内不要命,严重低血糖更要命。”
“你知道现在回家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吧?”
“千万要时刻关注,这样自杀的人,有可能再次自杀。”
“回家把老人的药都收起来,你发给他吃!”
临行前,我反复叮嘱着这位女儿,甚至就连自己也觉得有一些啰嗦了,只是这位女儿倒比我更加淡定了。
“你猜他会不会再来?”老人离开后,搭班护士好奇着问我。
说实话,我内心清楚知道老人再次发生低血糖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毕竟他服下的是一种清除半衰期在12小时到20小时的降糖药,更何况还有一个始终不知道答案的“秘密”
但是,面对倔强的病人和最终向老人妥协的女儿,我除了唠叨,除了祝福奇迹出现之外竟然无能为力了。
然而,奇迹永远不会发生。
6
第二天下午,老人再一次被送进了急诊抢救室,而这一次同样是严重低血糖昏迷,末梢血糖仅1.3mmol/l。
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如此之快。
“我不是让你时刻监测,一旦不行就吃东西,就来医院吗?”对于眼前这位表情淡定的女儿,我甚至愤怒到有些想骂人,因为患者此刻的状态明显比昨天更加严重,即使血糖恢复到15mmol/l,依旧神志淡漠、不能言语了。
她却告诉我:“昨天回家后,一直都好好的,陪他吃过晚饭后,我就回家了,今天中午过去就这样了。”
也就是说,她早将我的话抛之脑后了。当天回家晚餐后,她便离开了父母,直到翌日中午时分才前往探望。
很明显的是,老人此时低血糖昏迷状态已经持续了很久,甚至对神经系统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站在病床前,看着只能转动眼球而不能言语的老人,我再也不想去问那个他不愿意透露的“秘密”了。
因为他再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