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高度重视“微量蛋白尿”? 该怎么办呢?

文 / 药事健康
2019-03-18 03:07

尿蛋白是反映肾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尿液中有微量蛋白出现时,说明肾脏动脉内膜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内膜的膜孔增大导致微量蛋白漏出,这往往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高度重视“微量蛋白尿”? 该怎么办呢?

当出现微量蛋白尿,如血糖不能很好控制,则进一步进展至大量蛋白从肾血管漏出,大量蛋白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严重的还会血肌酐上升,最终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微量蛋白尿阶段还是可以逆转的,是很关键的时期,控制好了可防止和延缓肾功能损害,否则后果很严重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影响生存质量。微量蛋白尿是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微量蛋白尿阶段,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寿命时间。那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该怎么办呢?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高度重视“微量蛋白尿”? 该怎么办呢?

1.合理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减重、戒烟戒酒,改善生活方式。

限制蛋白摄入,摄入蛋白质0.6-0. 8 g/kg/d,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低蛋白饮食;如蛋白摄入不足可适当补充复方-酮酸制剂。

2.控制血糖

尽量将血糖降至正常,并发肾病的患者可选择降糖药格列喹酮,因其不影响肾功能、发生低血糖几率小、肾脏排泄少不到5%;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3. 控制血压

应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如有明显蛋白尿和/或肾功能损害的,血压应降至<120/80mmHg以下。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厄贝沙坦、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ARB、ACEI两类降压药物可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减少蛋白尿的排出,抑制肾组织细胞的硬化过程,从而保护肾脏,改善及阻止肾功能的恶化。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高度重视“微量蛋白尿”? 该怎么办呢?

4. 降脂

高血脂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要降脂治疗。控制LDL-C小于2.07 mmol/L,或降低血脂基线的30%~40%。

5.控制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期不论有无高血压,均应使用ARB、ACEI治疗,减少尿白蛋白。但注意,当肾功能减退血肌酐>265.2umol/L时则不宜使用ARB、ACEI

6. 定期检查血肌酐、尿常规

应3个月复查一次,测定尿中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若结果异常,则应在3个月内重复检测。

药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医院药学服务平台,看医生、找药师、下文献-上药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