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说说我这50年的胰岛素人生
作者:杨宽弘(台湾)
记忆中,我是九、十岁的时候发的病,那时候我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常常口干舌燥,又爱吃甜食,成绩普普通通,非常喜欢运动。
有同学告诉我,每天喝砂糖熬夜念书,可以让精神体力更好,我一心想考上个好中学,所以就如法炮制,结果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直瘦,而且动不动就抽筋,四肢麻痹好像针刺,两只脚老像是有蚂蚁在爬,奇痒无比。那时医学不发达,找不出原因,最后在台北市给一位老医师看过,才告诉妈妈说我得了1型糖尿病。
妈妈带我去大医院检查,从此开始了在大医院进进出出和注射胰岛素的岁月。哥哥每天都得在凌晨四点起床帮我煮沸针筒,那时候胰岛素纯度不够,我会经常过敏。
初三的时候要高中联考,我记得当时正在住院,父母希望我能休学,但我坚持一定要去考试,或许是老天眷顾,我成功考上了建中。
在学校,我有时候会在厕所、保健室打针。几位死党知道我的病情,都会经常鼓励我。那时候医疗不发达,保健室的护士阿姨根本无法协助我,也不明白我为啥要注射胰岛素。
当时我的父亲以为偏方可以治疗糖尿病,而打胰岛素就是等死的一种方法。他花了几千块台币买了一株树苗,整天小心呵护,等它长出了叶子,就摘下树叶熬汤,让我喝下那碗又苦又难喝的汤。结果我全身水肿,而且无法排尿,差点把命给丢了。
那时爸爸告诫我,不要让医生们知道我在吃草药。看诊时医生用心疼又生气的口吻问我:到底吃了什么药,搞成这个样子?!”我说不出口。医生急的大叫:“问你吃什么药有那么困难吗?算了!现在救人要紧!”
母亲对我的饮食非常的注意,因为她识字不多,常常纸上记载的密密麻麻的,大多都是用图画来表示,常常叮咛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年轻时觉得母亲唠叨,现在为人父母,才知天下父母心。
后来我学了医,还当了一家医院的副院长,有一次下班开车回家,雨下得很大,我忽然一阵晕眩,头昏眼花!“惨了!低血糖了!”我本能地把车停在路边,看到一位女士提着饭盒和饮料,意识不清的我就一直指着饮料,说不出话来,脸色苍白,冒着冷汗。那位女士一愣,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马上插上吸管给我喝饮料。我连一丝力气都没有,模糊中,只见她又跑到隔壁买了杯饮料给我喝下!
等我缓过来想要感谢她的时候,她说:“您是有糖尿病吧?您的症状跟我先生一模一样!以前,只要我先生开车出门我都会提醒他带个饮料在身边,可是有一次,我先生开车路上发生低血糖,没有来得及处理,车祸过世了。”那天,雨下得很大,这么多年,我依然还记得她那悲伤而坚毅的面容。
现在,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看,糖友们要学会自我规划生活,不要一直期待别人给你安排人生之路,童年时由于糖尿病,父母不让我往外跑,让我感到很孤独。而现在我要享受、珍惜生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本文作者杨宽弘医生是台湾著名的神经内科医师,曾任高雄市凯旋医院副院长,目前是杨宽弘诊所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