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求太完美 基本正常就可以了?

文 / 北京糖协控糖卫士
2017-07-04 19:40

现在的慢性病、老年病中能真正治愈的其实很少,包括糖尿病也是如此。但总有些患者希望将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在完全正常的水平,做梦也想治愈糖尿病。为此,不惜花费钱财和承受肉体痛苦,四处奔波,寻名医,买新药。吃饭全按书本,多1克不吃,少1克补上;运动照搬公式, 步步计算。有讲座必听,逢医生必问,若两位医生说的不一样,又去看书本来回对照。如果书本看不懂,医生说的又听不明白,心情就烦躁,吃不好睡不着,整天昏昏沉沉。日常活动都围绕治病进行,生活毫无乐趣,日久天长,有的人就患上了抑郁症。

以上列举的,临床上见得很多。这是把以人为本的治病主体,变成了以病为本。原本是自己去治疗疾病,结果变成了疾病控制自己,成了疾病的奴隶。

这些病友的问题,主要出在对糖尿病的治疗期望值过高。要知道在糖尿病还不能完全根治的今天,患者既应承受疾病的痛苦去积极治疗,又应尽可能地享受人生的欢乐, 与疾病和平共处,这才是正确的治病理念。治病一要讲原则,二要讲灵活,血糖控制要达标,但也要结合实际,不可强求。超越现实,做一些不能实现的事情,往往导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说,治病不求太完美,基本正常就可以。

控制过分

目前的治疗技术还很难将每个时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控制过严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控制过松,血糖又不能达标。因此,根据血糖、年龄、病情、并发症等,我们可将血糖控制标准分为:理想、满意、 一般3个等级。根据不同病情,不过严,也不过松,适度治疗,适度达标即可。从目前广大病友对治病的态度来看,可分为两类:一是疏于治疗,治疗不达标。认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五驾马车”的治疗方法太繁琐,只是治疗,很少监测血糖,达不达标更不清楚。另一类是血糖控制过度:有一位老年病友,病程12年,并有冠心病心绞痛,空腹血糖经常在6.0~7.0mmol/L。医生告诉他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餐后在10.0mmol/L左右就可以了,用的胰岛素应该再减一点。 但他一心想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一天空腹血糖6.1mmol/L,早餐前注射诺和灵30R18单位后,未吃饭就在门外与邻居聊天,结果发生了低血糖又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险些丧命。要知道,一次严重的低血糖给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胜过一生血糖控制良好的获益。

限食过严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需按照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订食谱, 要求低糖、低脂肪,控制总热量。要做到平衡膳食,主副兼顾,粗细搭配。有一位病友对饮食治疗过于重视,自己买了一个量秤,对主食以克计算,少1克补上,多1克去掉。不吃水果,不喝牛奶,不吃点心,宁可少吃,不能过量,结果体重逐渐下降,体质指数低于19,血糖反 而升高,多次出现饥饿性酮症。

运动过量

运动要根据年龄、体重、血糖水平、有无并发症等制订运动处方。空腹血糖>16.7mmol/L,应暂停运动。常规运动应当在餐后30分钟进行。每次运动30分钟,强度以运动结束时脉搏不超过170-年龄为宜。一位老年病友对运动降糖情有独钟,相信“有钱难买老来瘦,越瘦越好越长寿”,认为运动可降糖、降脂、降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免疫力,只费力,不花钱,何乐而不为。但他不知道运动疗法是把双刃剑,运动适度降糖,运动过度反而升糖的道理。两个月前,他生活规律,适度运动,按时治疗,血糖保持在满意的范围。近来装修房屋,需要骑车购物,一天跑30多里路, 又买了一台运动机,每天锻炼两次,导致身体很疲劳。他想,在原来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又加大了运动量,血糖一定会下降的,那么,药物就可以减量了。谁想到一查空腹血糖,居然从7.0mmol/L上升到10.0mmol/L,他茫然了。

要求圆满

一位段女士患糖尿病32年,白内障5年,左右视力都是0.5, 眼底未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段女士听别人说,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可达到1.0,就要求医生为她做手术,医生劝其可暂时不做,但她坚决要做。谁想术后视力非但没有进,反而因手术时角膜内皮受损,并发了大泡性角膜炎,结果导致经常性结膜充血流泪,痛苦难忍,视力降至术前水平。还得长期使用眼药,花了钱,遭了罪,视力无进步。段女士很后悔,咨询专家,专家说,人工晶体终究是异物,还是不如自己的好。只有当视力降到0.1以下,影响日常生活,或因白内障影响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时,才需做手术。

--END--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注册控糖卫士APP,即可免费向控糖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