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知识第五讲:“血糖监测,小操作大学问”

文 / 东阳市中医院护理
2018-08-05 09:00

sefd

血糖监测作为“五驾马车”之一,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血糖的监测,对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饮食调整均有指导性的意义。但是现实生活中,各位“糖友”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规律地甚至不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误区

01

偶尔测一次血糖就行

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很多,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如果只偶尔监测一次血糖,将无法动态的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就诊时医生就很难给出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其他指导。

02

跟着感觉走

自我感觉良好不代表血糖控制良好,可能只是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而已,其实血糖的波动已经损伤到了您的细胞和血管。所以定期监测血糖十分有必要。

03

只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

并不是所有的“糖友”们都出现空腹血糖偏高,很大一部分“糖友”往往出现餐后高血糖。而且餐后高血糖跟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要想控制好血糖,既要监测空腹血糖,更要监测餐后血糖。

04

餐后2小时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其实是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所测得血糖。并不是指吃完饭后算起,到2小时所测的血糖。餐后血糖测量的准确性对糖尿病用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05

自己测得血糖不准

“糖友”们自己在家测得的血糖是手指侧面采集的毛细血管血糖,而医院测得的是从血管内采集的静脉血血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正常的。

其次,因为血糖仪的厂家不一样、血糖试纸不一样、采集时间不一样,不同血糖仪测得的血糖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糖友”们在家规范操作后,用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值是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06

只测血糖,而不记录

单凭一次、一天的血糖值,是无法动态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每次测量的血糖值,就诊时能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合理地指导“糖友”的饮食和用药。

07

没必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能反应具体时间的血糖情况。但是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最近2-3个月整体血糖控制情况,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等因素影响。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

血糖监测方法

01

步骤(点击可看大图)

02

小技巧

“糖友”们可能觉得如此频繁的测血糖,简直是人生中不能忍受之痛。其实测血糖采血是有小技巧的,如何采血才能做到正确又无痛呢?

NO.1

测血糖前先洗手。

NO.2 

采血部位选择手指的两侧,因为手指两侧血管比较丰富,容易采集到血液,而手指指腹神经比较丰富,所以“糖友”们扎指腹采血时往往会感到疼痛。

最后提倡采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血液。因为从人体的运用上来说,这三个手指的运用相对较少些。长期监测血糖的“糖友”们,可以轮换,避免在同一手指上采集血液。

NO.3 

用酒精消毒手指,待干之后再采集血液。如果酒精未挥发就刺破皮肤进行血液的采集,一则会影响血糖的测量结果,二则酒精会刺激破损的皮肤黏膜,“糖友”们会感到手指明显的刺痛。

NO.4

别碰试纸的测试区。正规血糖仪很少出现故障,检测误差常由试纸条受到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因素影响,导致变质变性引起的。应注意将试纸条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每次使用时不要触碰试纸条的测试区,并注意其有效期。

NO.5

部分“糖友”往往会因为末梢循环差,测毛细血管血糖时总有那么几次因为出血量太少,导致无法测出血糖值,不仅手指跟着遭罪,还浪费昂贵的试纸。接下来教教“糖友”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测血糖前可用温水洗手,促进末梢的循环。

2.手指自然下垂。

3.扎针后,从指根处向上轻轻推压手指两侧使伤口部位冒出一个“小血滴”。

4.切忌重复挤压手指,这样会使大量的组织液混入血液中,使采血标本受到污染或稀释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血糖控制范围

摘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东阳市中医院护理部

喜欢请点赞

关注我们

作者:张吕烨 审稿:张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