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减重的GLP-1受体激动剂

文 / 306医院医学科普
2018-06-25 18:13

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针对糖尿病的药物也层出不穷,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同族: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体激动剂。

GLP-1与糖尿病的关系

血糖的稳定依赖于多种激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激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和由胰岛α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重要的肠道分泌的激素“胃肠肽”,包括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也称抑胃肽),这些激素可以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如果分泌异常也能促成糖尿病的发生。

DPP-4与GLP-1这两种药都有增加GLP-1的作用。它们都是可通过数种机制调节血糖,包括增强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以及减少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和减少食物摄入量等,在没有其他可引起低血糖的治疗药物的情况下,这类药物通常不会引起低血糖。

GLP-1有什么作用

GLP-1,它是由小肠L细胞的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表达生成,并在营养素的刺激下分泌。GLP-1与特异性GLP-1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该受体表达于多种组织中,包括胰岛β细胞、胰管、胃黏膜、肾、肺、心脏、皮肤、免疫细胞和下丘脑等。

GLP-1通过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达到降糖的效果,但是其促进胰岛素分泌是血糖依耐性的,只有血糖高才会促进其分泌。

除此之外,GLP-1还可以延缓胃排空,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释放。如果作用在中枢系统,可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等作用。因此目前认为GLP-1类似物的降糖作用是多方面的作用。

研究认为GLP-1受体激动剂在大剂量治疗时,在减重方面也有重要作用,FDA已批准其用于减重治疗。产生减重的原因,一是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二是该药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

如何正确看待GLP-1

目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激动剂还不能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在饮食控制、减轻体重、运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还不达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GLP-1受体激动剂适合与二甲双胍合用来发挥两种药物的不同降糖机理,充分发挥降糖疗效。

该类药物也有一些副作用,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急性胰腺炎、甲状腺髓样癌或MEN的患者或有家族史都不建议使用。

(此文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