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营养】2018ADA最新指南——糖尿病营养治疗误区更正

文 / 中国临床营养网
2018-05-14 09:00

作者介绍

刘遂谦

工作于:北京和睦家医院康复医学科

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澳洲DAA认证执业营养师

擅长:婴幼儿及儿童喂养、饮食教育及营养发育指导,孕产妇营养指导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营养治疗,以及肠外内营养支持。

参与第35版《马丁代尔大药典》、《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手册》、《Krause营养治疗学》中重要章节的译校编审及《中国临床营养培训网络授课教材》部分章节的审核命题。多家媒体营养专栏的签约专家顾问,并担任过数本母婴类图书主编。

2018ADA最新指南——糖尿病营养治疗误区更正

文章来源:遂谦的营养小屋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这是一篇拖延了两周的推文

给糖尿病朋友们,和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伙伴们

如果你超重/肥胖,最好也顺手了解一下

有备无患……

想知道原因吗?直接跳到最后一段(碎碎念前)

糖尿病的发生率之高,给全球医疗带来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和家庭制造了大量的生活担忧。伴随着人类“战糖”斗志的高昂,总有一些新的方法和方向为全世界糖友们不断更新希望和改善预后,因此,相关的学术团体和权威组织,每年或每两年,都会对既往的标准或指南做相应的补充和更新,以尽可能减少曾有的和层出不穷的误区。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就是常常埋坑的重灾区。动不动就有动机不纯分子利用糖友们的焦虑和恐慌,兜售并无科学依据的食品或保健品,诸如茄子疗法、苦瓜素疗法、黄瓜疗法、159疗法、高蛋白饮食法、素食饮食法……等等,无不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堪比华佗再世扁鹊复生,屋主动笔批过他们,多批几次无妨,越是老生常谈的事儿,越有必要常谈(延展阅读:,)

今天,要说一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8年更新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就生活方式和营养治疗而言,有哪些新添加的研究总结和建议,又有哪些被澄清的误区。ADA每年都会更新这个标准,这一标准常年被医学界作为糖尿病治疗指南中的标杆——所以,还是非常值得了解的。(注:本次更新中涉及的诊断和治疗部分,属于临床医生范畴,屋主不越界乱言)

如果你身边有糖友,那就请转告TA这些新的诊疗知识吧!屋主还是那句话:世间的坑,有的是人踩,不缺你这一个,少踩或不踩坑,可是难得的福报啊!

首先:如果是你一名糖尿病患者,你的生活方式的管理,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少一个都不行):

  • 自我管理、教育、支持;
  • 医学营养治疗
  • 运动
  • 戒烟指导
  • 社会心理护理

ADA特别指出: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都应当接受由资质确保的注册营养师制定的一对一的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管理,达到并维持合理的目标体重+个体化血糖、血压、血脂目标+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可靠数据证明,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以帮助:

  • 1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0-1.9%
  •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3-2.0%

【屋主敲黑板提醒】:ADA所说的注册营养师,指的是 ① 严格接受过大学或全脱产硕士研究生临床营养课程的院校教育并考试合格;② 完成和通过了课程必需的正规医院临床营养实习部分的;③ 有美国或其他各国专业团体(国家认可并授权的唯一指定专业组织)认证资质及证书的临床注册营养师(这三条少一条都不算合格)。换句话来说,如果你是在医院之外的场所接受营养治疗指导,你需要搞清楚这位营养师有没有:正规大学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学位证+临床实习结业证明+注册营养师资质证明……(少了任何一样,都很难保证营养治疗的安全性

糖尿病营养治疗8大误区

误区1

糖尿病餐有统一标准

答案:NO.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当是个体化的、因人而异的。需要:尊重个体的饮食口味偏好、宗教和文化、愿意选择更健康食物的个人意愿;保证患者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应有的愉悦感;以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为目标,而不是要固守执着于某种食物或个别某些营养素。

ADA再次强调:没有最佳的糖尿病饮食

误区2

糖尿病饮食的三大供能营养素比例有固定标准

答案:NO.

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三大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并没有统一的、理想的标准。以实现合理的总热量摄入和代谢控制目标为前提,三大供能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可以个体化适度调整。

虽说可以个体化,但ADA推荐:可以借鉴现有的被广泛证实有助于血糖控制和综合健康状况的健康饮食模式,比如:地中海饮食、预防控制高血压的DASH饮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等。按照不同食物在餐盘上的摆放比例,这些健康饮食模式的共同特点为:通过控制食物量(全餐就这么一个盘子的食物量)实现限制热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只占餐盘的1/4,非淀粉类蔬菜的量不能少(最好能占餐盘的1/2)。

另外,提及网红一时的生酮饮食:改善血糖控制的证据不足(言外之意:请不要盲目使用生酮饮食,除非有临床专业人士指导和监测)。

截止到 2018 年 5 月 14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161885 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