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测血糖 ,用上这些方法血糖稳还测试准确

文 / 糖尿病同伴
2018-05-12 00:19

糖尿病人只有对自身血糖变化的正确把握,才能正确的指导血糖的控制策略的调整以达到血糖控制的最佳效果。所以说,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病人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血糖监测常被比喻为这五架马车中的头马,因为血糖监测的结果可用来评估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指导我们对治疗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血糖什么时候测最准?

比较规范的建议,是每天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分别是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还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加测��比如有低血糖症状时随时可测。

空腹:空腹血糖是指 8~10 小时未进食,且过了一夜,早晨起来测得的血糖。

餐前:餐前血糖一般指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

餐后: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 2 小时的血糖。注意:从吃第一口饭时就要开始记时间了。

睡前:睡前血糖是指临睡觉之前测的血糖,一般是晚上 9~10 点左右。

如果半夜里出现明显的饥饿感、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等表现,要考虑存在半夜低血糖。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监测凌晨3点的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早上空腹血糖过低或者过高的情况,还需要排除半夜低血糖,那也要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如果血糖波动较大,控制较差,就必须每天监测上述7-8个时间点的血糖。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注射胰岛素前是必须要测血糖的。

如果血糖控制较稳定,那每周只需要腾出1-2天来监测血糖。特别的,如果仅仅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者饮食控制血糖,而血糖又控制非常好,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可以减少为4次,分别为早上空腹及三餐后。每周腾出一天来监测血糖即可。

二、糖尿病人手指两测采血,不疼

因为无名指血液较丰富,采血较容易,且无名指相比其他4根手指,相对活动量少,不易感染。除了无名指, 中指和小指也可以,测的次数多的人可以尽可能把损伤分散到每一个部位,而不是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部位重复多次。

正确做法:不要在指尖采血, 而应选择手指两侧, 因手指两侧的神经末梢分布较少, 对疼痛的感觉差,在这个部位采血,针刺后疼痛感较轻。你可以记住上一次的采血部位, 下一次采血时应避开这个部位。

经常选择以前不习惯用的部位。虽然患者从习惯的部位采血既感觉方便, 又容易把血吸到试纸条上, 但是, 只要在不习惯的部位多试用几次, 也会很快适应。

三、糖尿病人血糖需要多久检测一次?

糖尿病患者多长时间测一次血糖需要因人而异。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不太好和有低血糖发生时则须增加监测频率。

如果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时,可每天查4~8次血糖。待胰岛素剂量调整适当后,可以隔两天测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

如果病情和血糖水平都比较稳定,则可隔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时间,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用胰岛素治疗初期,血糖还没有调到理想的水平,一般可每隔3~5天监测,在一天中测4~8次血糖;

如果餐后血糖控制满意而空腹血糖却居高不下,此时应测夜间12时、凌晨4时和早晨餐前血糖;

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手术、

怀孕、外伤等都需要增加监测次数。

有血糖监测的治疗只能是盲目的治疗。因此,可以说,没有充分的即时血糖检测和定期的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疗效果,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您一定要及时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状况。

四、除了血糖,糖尿病人还要重视糖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状况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医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具有充分针对性的治疗。要做到这一点,作好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在众多的血糖监测手段中,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最基本形式。患者在自己的家里或工作场所或外出时均可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非常方便的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每3~6个月需要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从而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不论你是采用口服药治疗的病人,还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也不论你是血糖控制比较好的还是控制比较差的,都是如此。如果你的血糖控制较差,需要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如果你的血糖控制较好,则需要每6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