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其实有五种!认清自己是哪种,精准治疗有成效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糖尿病只有两种类型,但最新的研究却发现,糖尿病原来可以细分为五种,针对各个类型开展个体化治疗效果更好。那究竟是怎么分类的呢?
传统意义上,除妊娠期糖尿病外,糖尿病一般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该分类法近20年来未有更新,其划分方法已无法满足精准化治疗的需要,糖尿病细分化显得极为急切与重要。
全球各地关于糖尿病新分类的研究大量展开,其中权威学学术杂志《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上的最新科学报告结果将糖尿病重新划分为五个类型,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赞同与支持。
从2008年以来,研究人员监测了13700名18-97岁的糖尿病初诊患者,通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血糖水平及发病年龄等多项数值的综合评测,将糖尿病划分为以下五个不同的类型。
1重度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这一类型基本与传统Ⅰ型糖尿病一致。患者发病年龄小,多出现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因体内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
血糖控制建议
该类型患者因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体内糖代谢平衡和生存,治疗方式与现在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相近,需主要靠注射胰岛素调控血糖水平。
2重度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
同第一类患者发病时都较为年轻。该类型患者体重正常,免疫系统并无缺陷但很难产生胰岛素。主要发病可能原因是β细胞功能缺陷。重度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耐受性不强,患视网膜病几率最高,后期有较高致盲风险。
血糖控制建议
该类型患者原先划分在传统Ⅱ型糖尿病内,接受Ⅱ型糖尿病治疗,服用二甲双胍的比例最高。但糖尿病新类型划分后发现这并不是最优的疗法。专家指出这一类型糖尿病患者免疫虽无缺陷但因自身很难产生胰岛素,所以可能也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3重度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
这类型患者通常体重超重,身型非常肥胖。身体虽能产生胰岛素,却无法有效利用,有重度胰岛素抵抗,后期患肾病风险较高。
血糖控制建议
该型糖尿病患者目前服用二甲双胍的比例最低,但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对这类患者最有益。此外,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适度运动能辅助降糖。
所以这类患者若无禁忌,可以以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为主,或联合用药,再辅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治疗,如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等,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4轻度肥胖相关性糖尿病
这类患者体重虽超重但与第三类型糖尿病病人相比,新陈代谢相对较为正常。
血糖控制建议
该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发病原因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过高,需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两个方法,降低体重,科学减肥,将BMI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身体质量指数(BMI) = 体重(kg) / 身高2(m2)
偏瘦:<18.5
正常:18.5-23.9
超重:≥24
偏胖:24-26.9
肥胖:24-29.9
重度肥胖:≥30
5轻度年龄相关性糖尿病
患者年龄相对于其他类型最为年长,老年患者居多数。这一类型患者人数最多,病情相对较轻。
血糖控制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等脏器功能会逐渐衰退,因而这类型患者需加强日常生活方式的管理,切忌暴饮暴食,戒烟忌酒,适量运动,从生活各个方面调控血糖水平。
糖尿病类型的新划分,利于未来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以及糖尿病治疗精准性的提升。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进行的是何种治疗方式,饮食控制始终贯彻整个治疗过程,对血糖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均衡饮食 控制热量
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适当地减少每日食量,是控制血糖的一个重要举措。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
人体每日所需的热量与其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当摄取热量不足时,人体会自动分离蛋白质与脂肪,产生大量代谢废物。长此以往易加重肾脏负担。且长期饥饿还会导致营养不良,降低人体抵抗力,增加肝脏、胰腺等患病几率。
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在保证每日正常能量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减少饮食,平衡膳食结构,每天的食物种类应超过12种,每周达到25种以上,均衡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
每日总热量=标准体重 x 每日热量需求
标准体重(公斤)=实际身高(厘米)-105
判断目前体重
(与标准体重相比)
肥胖
超重
正常
偏瘦
消瘦
≥20%
≥10%
±10%
≤10%
≤20%
活动强度
身体所需热量/公斤/日
消瘦
正常
肥胖
卧床休息
20-25
15-20
15
轻体力:退休、教师、职员、营业员等
35
30
20-25
中体力:学生、司机、医生等
40
35
30
重体力:搬运工、建筑工、农民等
45
40
35
多食粗粮 丰富主食
米饭、馒头、面条等精细化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升糖能力高,长期食用不仅不利于控制血糖,还会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部分矿物质供给不足,增加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血糖生成指数较低,食用粗粮可缓解血糖的升高速度,并增强饱腹感,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因此每日主食可多增添一些花样,除大米白面外,可增加燕麦、紫米、红豆、玉米等食材,帮助血糖的控制。
但是多食粗粮并不意味着完全以粗粮为主食。长期以粗粮为主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影响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粗粮细粮都得吃,粗粮可占到每日主食量的1/3-1/2。
少油多醋 先菜后饭
研究表明肥胖、高脂肪饮食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醋和其他酸味调味品可以辅助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
所以做菜时要控制用油量,多凉拌、蒸煮,少油炸、爆炒。适当增加醋的食用量,肠胃健康者可于餐前服用30ml,酸度为6%的醋,辅助控制血糖。同时吃饭时要注意顺序,先吃升血糖慢的食物,如蔬菜等,再吃升血糖快的淀粉类主食,可以有效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控制血糖的上升。
有的糖友认为动物油所含脂肪多,植物油相对比较健康,多用植物油应该没事。事实上,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脂肪,同属高热量食物,都不能多吃。
戒烟忌酒 健康生活
每支烟燃烧时会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69种致癌物,对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造成危害,尤其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吸烟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加剧血糖波动,从而使得血糖更难以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烟。
而酒精会破坏血糖的自动调节机制,增大血糖的波动幅度,还可能损害胰脏,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也不要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