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按我说的做,降稳血糖!
(本文大约1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我知道不能吃甜食,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平时就吃这些,一下子不让我吃了,真有点儿接受不了”、“抽了一辈子烟了,哪能说戒就戒了啊!”……许多门诊患者如是说。糖尿病单纯血糖高虽不致死,很多患者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放任自流,从来没有“未雨绸缪”,但当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肾病、足病、心脑血管病可是真要命的。
探究糖尿病自我管理难
“共同照护”糖尿病慢病管理基于以团队(医生、卫教师、药师、心理师)来管理患者的模式,来探索如何打通医患“隔阂”,让患者主动依从。“共同照护”是一个长线的慢病管理模式,在决定运用“共同照护”来啃下降糖、防并发这块硬骨头时, “共同照护”在台湾运行22年,检验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提升了65%,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逐年降低。而且该模式还在不断的良性衍生,像“共享门诊”、“联合诊所”,就致力于追求根据不同需要、不同问题的患者,提供相应的解决之道。
“隔阂”背后的患者依从性
“共同照护”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团队成员,扮演着更像“老师”的角色,需要护理师、营养师、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如心理师等来引领、协助患者照护。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卫教、检验、并发症筛查处置等等其他专业专科的医疗团队配合,才能进行糖尿病完整性、持续性的团队照护。
因此,瑞京糖尿病医院引进台湾“共同照护”模式,以期降低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并降低因糖尿病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发及高死亡率的问题,来维护糖友健康,控制糖尿病医疗费用。
内分泌科的医生也常常表示:“最头疼的就是患者依存性差,不听医生的意见,告诉他按时测血糖、复诊、管住嘴巴,患者不去做,血糖上升又会来抱怨我们。”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与医生会有那么大的“隔阂”?试想,几十年的老习惯,一下子命令我彻底改变,换了谁都接受不了啊!“共同照护”管理,就是以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和并发症发病率下降为最终目标的同时,遵循糖友意愿,假如患者有吸烟的习惯,那么我们要求患者短期戒烟,事实上是不太容易达成的,但是我们可以为患者先设定一个减量的目标,每天少抽半包烟,这样相对来说就会更容易一些;喝粥易升血糖,那么我们可以建议患者喝半份;……“共同照护”就是要以患者需要为出发点,提供有瑞京特色的实际帮助。还有更多,例如为什么胰岛素注射、如何正确注射、糖类食物的认知、生病日血糖的控制……等等。当我们晓之以理,真正让患者有所收获,就能摆脱隔阂。
绑定医生,让控糖变得简单
“共同照护”糖尿病慢病管理开始从医院内诊疗向家庭自我管理延伸,这也是从以预防抓起的慢病医疗体系完整化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