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古代早有认知,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过明确记载
糖尿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从有确切史料文字记载开始,人类至少对它观察了三千五百年以上时间。在不断的观察中,人们不但逐渐加深了糖尿病的认识,而且对糖尿病的病理、症状、疗法、案例都进行了相关记载,其详细、丰富、细致的程度令后人叹为观止!
古埃及
象形文字的出现充分展现了古代埃及人所掌握的先进医疗水平。人类关于糖尿病最早的记录就是在古代埃及发现。公元前1550年,人们在法老雅赫莫斯一世时期的贵族墓群里发现了一张珍贵的莎草纸古抄本。里面记述了多种常见疾病,其中包括一种叫做“多尿”的疾病,并且对这种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这种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饮水量和尿量不成比例,饮得多,尿出的更多。而这恰恰就是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份糖尿病文字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医学史料价值。
古叙利亚
公元前2世纪左右,古代叙利亚人开始对贵族阶级健康情况进行长时间观察。当时,叙利亚地区最著名的医生Arctaeus对糖尿病作出了如下描述:病人不能停止小便,尿流不止,如同开了闸门的水槽,病人将不停的饮水,但是与大量的尿液不成比例,并且引起更多的排尿。人们无法控制这些病人的饮水和小便,如果让病人禁水片刻,他们的嘴会变得非常炙热,身体会变得干枯,内脏如同被烧焦,病人会反复出现恶心、疲劳、烦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古印度
在印度数千年的文明长河里,与众不同的是,印度的医学并非是由专业的医师所掌握。两位僧侣首先发现“多尿症”患者的尿液与正常人的相比要粘稠许多。情形还远不止如此,在一次观察过程中,他们无意将一些尿样洒落。这些尿液竟然像蜜一样,立刻吸引了大量的蚂蚁前来疯狂吸吮。在分类对比的过程中,他们甚至认为可以把糖尿病区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年老的肥胖患者,而另一种是瘦小的病人,后者的生存期更短。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发现“糖尿”的两位僧侣的名字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糖尿病研究的先驱者。
古中国
消渴病是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从《黄帝内经》开始,我国就有“消渴”记载,对“消渴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都分别进行了论述。在病因方面,认为“情志失调,过食肥甘”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胃肠热结,损伤津液是“消渴”的主要发病机制;在治疗方面提出消渴患者要注意饮食,并可以根据脉象判断病情预后。《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至今仍有一定的意义。
糖尿病趣史
汉代有一个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自幼喜爱读书、弹琴、学剑,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又风流潇洒的人,后来年轻的司马相遇到了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二人一见面就相识恨晚,卿卿我我,司马相如虽然年轻体壮,因为好色,加上年轻貌美又多情的卓文君,两人房事无节制,不久相如因为房事过度竟然患上消渴证,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糖尿病。再过不久司马相如就并发房事无能,虽然美色当前亦心有余而力不足,司马相如只得望美人而兴叹,这就是所谓糖尿病引起阳萎的症状。
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有很多名人患糖尿病,比如:汉武帝、隋炀帝、韩愈、苏东坡、慈禧太后,民国以来也有汪精卫、胡适之、蒋经国等;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探讨,凡是经过中药调理的有很多都治好了,在近代,由于西医的广泛传播,导致很多人开始迷信西医、不重视中药的价值,例如汪精卫和蒋经国,采用西医治疗病情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最后还为糖尿病所困扰,甚至蒋经国的脚最终还被截掉。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该书对糖尿病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其证治方药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对世界糖尿病理论及临床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糖尿病并非现代才有,古人对它早有认识,古代对糖尿病的记载,远不止这些,但这些却足以说明古代医学对糖尿病症状及兼证的记载之详细、丰富、细致,体现了古代人们的聪明和智慧,同时,这些记载也是人类医学宝库里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