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优势研究(一)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受关注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和由此而死亡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是世界糖尿病第二大国,这可能与不同肤色人种对糖尿病的易感性有关,如黄色人种较白色人种罹患率高,故相对欧美洲,亚洲的情况更为严峻。就全球糖尿病治疗而言,饮食控制是基础但效果偏低,口服药物降糖并不能十分理想降低血糖和阻滞并发症的发生,且副作用大;使用胰岛素亦是缓兵之计,尚不能长久解决问题;新兴的手术治疗技术尚未成熟且费用不菲。有调查显示:即使结合各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不超过1/3。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效应降低;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临床分型及发病机制:
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多发于小儿及青少年,起病较急,病毒感染为重要诱因。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梭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B细胞被大量破坏,故胰岛素生成明显减少。
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起病缓慢,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生活方式的“西方化”等为主要诱因。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相对不足,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据研究报道病人体内在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FFA)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进而启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分泌受损和糖尿病血管病变。而氧化应激既参与了Ⅱ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妊娠型糖尿病
一般在妊娠后期发生,占妊娠妇女的2-3%。发病与妊娠期进食过多、孕妇肥胖以及胎盘分泌的激素抵抗胰岛素的作用有关。
特异型糖尿病
如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胰腺外分泌病变、内分泌腺病、药物或化学药物诱导、感染、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伴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等。
针灸疗法的优越性
针灸这种传统的绿色疗法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措施,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优势,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替代医学手段。
据相关文献报道,总结了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主要选穴特点和规律,研究其脾经为主穴,选用任脉、肺经、大肠经等经穴为配穴,最常用的穴位是足三里、三阴交和肾俞,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研究发现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文献以治并发症为主,涉及治疗或预防本病较少。中医历来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故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同样也应该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医治疗技术,如中频治疗仪,利用电脉冲作用可以产生类似针灸的治疗效果,由于不产生创伤、体积小、方便携带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的家庭保健疗法,也是人们崇尚的“防未病、治已病”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针灸治疗消渴病的选穴规律(2014).
2.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