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一般得了糖尿病后,会有两种反应:
糖尿病好可怕,都没有信心正常生活了
好像没啥感觉,该吃吃,该喝喝
这两种反应都会延误病情的控制,可能会让糖尿病发展得更为严重。
根据多年来的糖尿病管理经验,我们提倡的是,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并发症可以通过良好的控制延缓其发病时间,降低严重程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仅次于老年性视网膜变性之后的四大致盲因素之一。
由于"糖网"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加上不少患者误认为自己眼部不适是看电脑、电视太多引起的,休息几天就会好,很多糖友都是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后才到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的视力受损甚至永久性失明。因此,广大糖友有必要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过程,根据不同的阶段正确"出击",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
一期:视网膜微血管瘤。这是"糖网"的早期改变,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主观感觉,但眼底镜下可看到大小不一的红色或暗红色圆形斑点等。在这个阶段,只要确诊糖尿病,不管视力有无改变,每半年到一年都要检查眼底。
二期: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合并视网膜出血斑。此时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或偶有视物不清、视野中心暗影等。此期无需特殊治疗,除定期检查,还要注意改善微循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避免血糖反复波动,必要时可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三期:棉絮状软性渗出或合并视网膜出血斑。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一过性失明等。此期是局部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可以消除出血,预防新生血管形成和玻璃体出血。不要因为恐惧"激光"等,耽误治疗时机。
四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这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动脉改变之一。除严格使用控糖药外,此时还需加用促使玻璃体出血吸收的药物,待出血吸收后,及时进行全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必要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混浊的玻璃体。
五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可突然发生视网膜前出血,导致视力迅速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
六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因视网膜脱离而导致视力严重丧失、失明等。后两期患者病变已经非常严重,除积极治疗糖尿病外,应尽早做玻璃体切割术,使脱离视网膜复位,从而尽力挽救眼球及抢救残存视力。
对糖友来说,只要早期预防做得好,就可以有效避免或延缓眼病的发生。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众多并发症中最容易被患者感知的,也是在疾病发展中最早出现的。可以分为末梢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运动神经病变。
(1) 末梢神经病变:四肢的末端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神经末梢,它们接受来自大脑司令部命令,能感知温度、疼痛和触觉等感觉。末梢神经受损害后,上述感觉会变得过敏或过于迟钝。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肢端可出现酸、胀、麻木,甚至针刺样疼痛的感觉或烧灼感、蚁走感,不少患者会觉得自己脚上裹着一双袜子一样,还有患者在睡梦中会出现小腿抽筋。也有的人对疼痛、高温、低冷或刺伤等外界刺激时反而不能有正常的感觉,不能立即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而容易受伤。也有人觉得脚下没根,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容易跌倒。
(2) 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分布于消化器官、心脏、泌尿器官等,能自行调节这些脏器的活动。它们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所以被称为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它们支配的脏器活动就会受影响,引起脏器功能低下。如习惯性便秘、腹泻、心律失常、排尿困难、勃起障碍等都是自主神经病变的典型实例。自主神经病变与末梢神经病变相比,起病时相对隐匿,不易被察觉。
(3) 运动神经病变:运动神经接受大脑命令,控制相连肌肉的活动。它们充当的角色是大脑的传话员、肌肉的直接指挥官。相比末梢神经和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受糖尿病的影响相对较少。运动神经受损的后果不仅仅是不能灵活控制肌肉活动,久而久之,所支配的肌肉力量会下降,肌肉会萎缩。如果是面神经或眼神经受到伤害,还会影造成嘴角歪斜和眼睑下垂等。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临床特点
(1) I期,即“肾小球高滤过期”。表现为代偿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脏体积增大,血压正常,肾脏尚无病理改变。如能及时纠正高血糖,此期病变可以完全逆转。
(2) Ⅱ期,即“无临床表现的肾小球损害期”;,临床上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20微克/分钟或<30毫克/天),运动后增多,呈间歇性。此期尿常规化验蛋白仍呈阴性,肾小球滤过率已较前下降,血压多正常。此期虽然患者无异常感觉,普通化验检查也可以正常,但病理检查显示肾脏已有了组织学上的异常改变。
(3) Ⅲ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期以持续微量白蛋白尿(20-200微克/分钟或30-300毫克/天)为主要特点,但是尿常规化验蛋白仍阴性,肾小球滤过率大致正常,部分患者血压升高。本阶段通过积极治疗,一部分患者有望得到恢复。
(4) Ⅳ期,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患者临床表现逐渐明显,从尿常规化验蛋白阳性,直至进展为“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5克/天;血浆白蛋白30克/升);水肿,乃至出现胸腔积液、腹水;高脂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意味着肾功能将不可遏止地迅速恶化,很快(3-5年)进入肾衰竭期。
(5) V期,即“肾衰竭期”,我们也常称为终末期(或晚期)糖尿病肾病,此时患者因肾功能不全,血液中的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根据血肌酐的水平,把终末期肾病又分为3个阶段,血肌酐高于2.0毫克/分升(177微摩/升)叫做“肾功能不全”,血肌酐高于5 0毫克/分升(442微摩,升)叫做“肾衰竭”,如果血肌酐超过8.0毫克/分升(707微摩/升),我们称为“终末期肾病”或“尿毒症”,终末肾病患者往往伴有显著的高血压和水肿。
糖尿病肾病3期以前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尚有希望逆转病情,而4期、5期的患者已经为时已晚。因此,一旦尿检中出现微量白蛋白,一定要接受必要的治疗。当然,进入显性糖尿病肾病期的患者也不要因此灰心叹气,从进入这一期到病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还需要等待数年的时间,进一步发展到终末期,也需要数年时间。及早治疗,积极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等因素,对病情有延缓作用。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分级是针对足部病变的一种评估方法。是按照国际上最常采用的“Wagner分级法”,根据糖尿病足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由轻到重分为六级。
(1) 0级(坏疽前期):足部皮肤尚无破损,但存在导致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如腿足发凉、怕冷、肢端麻木、感觉减退、足部鸡眼、足垫、足畸形等。
(2) 1级(坏疽初期):足部皮肤出现小水疱或表浅溃疡,但无感染。由于溃烂还没有波及深部组织,若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病灶可很快痊愈。所以遇到这些情况最好找医生处理。
(3) 2级(轻度坏疽期):较深的溃疡,可深达肌肉组织,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伴有较多分泌物及渗出物,但无骨感染及脓肿形成。处理上建议住院治疗,卧床休息,积极抗感染,定期局部清创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及引流通畅,严格控制血糖。此期病变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可有好转,坏疽能治愈。
(4) 3级(中度坏疽期):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处理上住院治疗,卧床休息,限制患者站立和行走,清创引流,控制血糖,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经过积极努力是可以治愈的。
(5) 4级(重度坏死期):局限性坏疽,重度感染已造成严重的骨质破坏、骨髓炎及骨关节病变,或已形成假关节,可伴高热。处理上多需要截趾或截肢术方能使创面愈合,处理得当的话,可保留手足大部,足的功能一般能保留。
(6) 5级(极重度坏疽期):全足坏疽,可波及踝关节,处理上往往需要截足保腿,甚至截腿保命。
酮症酸中毒根据酮体、酸中毒及血糖情况,将酮症酸中毒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种情况。轻度实际上是指单纯酮症,并无酸中毒;酮症合并有轻、中度酸中毒者可列为中度;重度则是指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临床上,较重的DKA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在原有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烦渴,多尿及乏力明显加重的基础上,尚出现
(1) 消化系统:厌食、恶心、呕吐、有时可伴有腹痛。
(2) 呼吸系统:呼吸深快、口中呼出丙酮味(烂苹果味)。
(3) 循环系统: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皮肤弹性减弱,四肢发冷,血压下降。
(4) 神经系统:烦躁、头痛、晚期出现嗜睡,昏睡以至昏迷。
(5) 脱水症状:严重脱水,皮肤干燥,尿少或无尿。
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是脑卒中就是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占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10% -1 5%。糖尿病患者脑卒中以脑梗死为主,而脑出血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脂代谢紊乱,而高血糖、高血脂不仅可以加速动脉硬化,而且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这些危险因素的聚集,使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尤以冠心病为多见。糖尿病性冠心病和非糖尿病者十分相似,但也有不一样的特点。
(1) 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糖尿病性冠心病比非糖尿病者高2至4倍,住院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变患病率为15.9%,45岁以下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脏病变的比例较非糖尿病者高10~20倍。
(2) 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在非糖尿病者中,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在糖尿病病人中这种性别差异消失,男女发病率类似,心脏病变的发生率在女性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者要高4倍,男性则要高2倍,平均3倍。
(3) 不典型症状常见,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一部分,特别是神经末梢,当患者的神经末梢受损时,痛阈升高,就是对痛不敏感了,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较轻微而不典型,甚至没有心绞痛症状,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的并发症也较多,预后较严重。
(4) 病变程度严重,预后差: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往往多支冠脉受累,而且血管狭窄程度较高,病情进展快。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具有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等特点,预后远比非糖尿病患者群的冠心病要差很多。
(5) 容易发生猝死:糖尿病性心脏病者偶因各种应激、感染、手术麻醉等可致猝死。临床上呈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起病突然,有的患者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
以上是由陈医生整理的糖尿病并发症分期及特点,大家需要了解糖尿病并发症。
不要被糖尿病吓倒,也不要忽视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