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文 / 糖天使
2017-10-17 14:48

在患糖尿病之前,胰腺分泌的胰岛素量是合适的,比如餐后血糖升高,β细胞察觉之后会在2-3小时内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也会发出信号控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这样人体内的血糖就能被控制在正常范围。然而当出现糖尿病出现时,β细胞功能已经开始丧失,胰岛素分泌减少,身体开始对胰岛素不敏感,出现胰岛素抵抗,相对于需求来讲“胰岛素不够用了”,这时肝脏的葡萄糖输出不能被抑制,进餐后升高的血糖也不能被控制,使得血糖升高。如果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也仍然很难使血糖水平达标时,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了。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糖天使APP专家提醒: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口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都不太清楚,也有许多患者常常忽略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以为血糖高了什么降糖药都可以服用,这样非常不利于长期有效的血糖控制和整体健康的把握。因此,了解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及综合健康状况正确选药。

一、磺脲类:适用于2型糖尿病及消瘦患者,不适合1型患者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在几类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最强,而且服用磺脲类药物的病友达标率高,目前被很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推荐为控制2型糖尿病病友高血糖的主要用药,常常和二甲双胍等降糖药联合使用。临床研究显示,使用磺脲类药物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随着疗程的延长,效果逐渐变差。5年后约半数的患者还能保持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注意事项:

由于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的血糖,因此有发生低血糖的副作用,严重的低血糖可致命或导致大脑永久性损伤。此类药物还可导致体重增加。因此必须严格在餐前服用,剂量合适,使用这种药的患者外出时需要随身携带糖果。本品不适合1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急性代谢紊乱的患者。

二、双胍类:适用于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而降低血糖,即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目前主要使用的双胍类药物是盐酸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好,降餐后血糖效果稍微弱些。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二甲双胍不但能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进展,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病和死亡发生的危险。如果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让你发生低血糖和增重,同时还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因此它也是肥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刺激,如恶心、异味感觉、腹泻等。该药对肝脏、肾脏和全身器官均无伤害作用,但若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或缺氧者,请慎用或禁用双胍类药物。

三、格列奈类药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用于基础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高者,不适于1型患者

与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类似,格列奈类药物也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发挥降糖作用。但不同的是,此类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更快,并且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0%-1.5%,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强于降低空腹血糖。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当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后,该药的作用基本消失,因为它不会刺激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注意事项:

此类药物适用于基础血糖正常者,而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若患者基础血糖高,餐后血糖也不会降到正常水平。但由于此类药物代谢快,合并轻度肝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格列奈类药物易耐受,不良反应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您应该在餐前服药,且进食则服用,不进食就不服用,以防止一些短时间内不打算进食的患者服用后发生低血糖,不过发生低血糖的频率较磺脲类药物少,低血糖程度往往也较轻。

四、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餐后血糖高的2型、1型及糖耐量受损患者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是抑制淀粉类食物所产生的糖类在小肠前部分的吸收,这样就可以降低因进餐而导致的餐后血糖的升高,并通过对餐后血糖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适用于以谷类食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高的病友。这类药物控制血糖的能力居中偏弱,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0.8%。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势在于降低餐后血糖和不增加体重,常推药物为拜糖平。因其无低血糖危险,无全身副作用,适合轻型、肥胖、年纪大、肾功不好、餐后高血糖的2型患者、1型患者及糖耐量异常者使用。

注意事项:

此类药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偶尔可能出现腹泻。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并和第一口饭一同嚼碎后服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有肝肾功能损害者禁服,18岁以下患者慎服。

五、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适用于2型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合1型患者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增强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临床研究显示,这类药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与其他口服药物相比,此药作用缓慢,但维持血糖控制的时间持久,不受饮食影响,因此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注意事项:

此类药物最适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不适于1型糖尿病。伴有严重肝脏病变、心衰、水肿、酮症酸中毒及孕期和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禁用。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此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若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改善血糖控制,使胰岛素用量减少10%-20%。由于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都可使体重增加,故两药合用时一定要注意监测体重,严格控制饮食。

来自于:公众号-糖天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