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糖尿病血糖监测最重要,患者不用去医院,但一定学会这几招
杜艳平:
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临床营养科 主管营养师;
现上海臻鼎电脑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支持部负责人。
在医院工作期间,作为重要成员参与的胃肠外科项目“肠外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外科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4篇,其中SCI收录1篇(影响因子3.391)。
最佳血糖监测方法,你绝对猜不到
很多经历过的糖友都知道,一般医院要给患者确诊糖尿病,需要经过一系列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测(FPG)——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2PG)——随机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患者自我监测,一般通过手指尖取血测得血糖值。
自我监测,可以让糖友实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当然,这不是唯一监测指标,我们先上血糖监测干货,其他检查手段和时间、频率,可拉至文章底部查看哦!
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对糖友而言,用餐、运动、药物和情绪等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对糖友的血糖带来影响。及时进行自我监测,可以帮助评估以上因素对糖友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和改进生活方式和习惯。
此外,定期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工作,除了自我管理,还可以及时给医务人员提供更多个体化的消息,提高治疗的效果和依从性。
绝对可谓:用微小的疼痛换大写的健康!
接下来,糖博士将以问答形式,解决糖友在自我监测时常会提出的几个问题。
1
测血糖的次数和时间是?
每位糖友的情况和治疗阶段不尽相同,应和医生沟通,结合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商定监测血糖的时间和频率。(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关于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自我监测方案↓↓↓)
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
短期强化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为每周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适用于以下情况:
有低血糖症状;
旅行;
感染等应激状态;
正在对用药、饮食或运动方案进行调整;
HbA1c水平升高;
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如入学、开始新工作或改变工作时间;
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
2
血糖监测应如何记录?
不仅要记录血糖值,还要记录影响血糖值的相关详细内容,包括:
测血糖的日期、时间;
与进餐时间的关系,是餐前还是餐后;
血糖测定的结果;
血糖值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时间、种类、剂量的关系;
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
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体征等。
3
血糖自我监测需要注意什么?
测试血糖时应轮换采血部位;
为减轻疼痛程度,应在手指侧面采血,而不是在指尖或指腹采血,将采血针紧靠手指侧面;
血糖仪应定期使用标准液校正;
试纸保存在干燥原装容器中,必须遵守生产商的使用说明书;
采血针丢弃在指定的专用容器中,防止扎伤。
4
怎么保存家用血糖试纸
血糖试纸应保持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温度应在2℃以上30℃以下。
每次取出试纸时要立即盖紧盖子,以免受潮。打开一筒新试纸先查看保质期尽量在3个月内用完。
只能将试纸保存在原装试纸筒内,切勿将试纸放在其他容器内(包括旧筒)。
将试纸筒放在儿童够不着的地方,筒盖可能会导致窒息。
使用时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滴血区,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其他检查项目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等一般项目: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刚确诊为糖尿病或血糖控制未达标时,建议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病情稳定每半年监测一次。
血脂:至少每年检测一次,在使用调脂药物时应增加检测次数;
糖尿病肾病、眼底检查等并发症筛查与评估:2型糖尿病确诊后,需进行一次全面的并发症监测评估,之后至少每年一次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