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医之萧龙友治暑湿
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萧龙友(1870一一1960),为“北京四大名医”之首。先生原名方骏,早年其号“息翁”,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认为应当不断学习,遂改号为“不息翁”。原籍四川省三台县,享年90岁。
萧龙友组方的一般主张是辨病立方,辨证施药。他说,辨清病以后,立法选方是针对其病,而方中药物的加减则是针对具体的症候。正如徐灵胎所说,辨病立方而无加减是有方而无药;堆砌药物,合而成方,全无方法主次,是有药无方。
萧龙友先生的医名,妇孺皆知,连当时在北京医院著名的德国医学博士狄博尔,对萧龙友先生的医术也相当敬重。每遇到他们所谓的疑难杂症,总是要邀请萧龙友先生去他们医院会诊。而在这之前,中医师能进入大的西医院会诊,尚无先例。萧龙友先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中医临床家。
萧龙友临床治病不谈运气,重视季节用药。
如暑天常备六一散,若有伤寒迹象,或头晕,或不汗出,用之颇效。
若见心烦欲呕,常加藿香叶,开水冲泡,待凉饮,可以益心脾;
若有心烦、心悸,加用朱砂;
小便黄加鲜荷叶。
先生说山东的滑石好,色青白,称桂府滑石,那时北京小学生练刻图章亦用之。先生尝引张元素《医学启源》益元散项下所云:“桂府滑石二两(60克)烧红,甘草一两(30克)。为极细末,每服三钱(9克)。蜜少许,温水调下,无蜜亦得。或饮冷者,新水亦得。或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无时服。”此滑石与甘草的比例为2:1,而非六一之比。六一散又名益元散、天水散、太白散。
学习和使用体会
《本草纲目》:“滑石,广之桂林各邑及瑶峒中皆出之,即古之始安也。白黑二种,功皆相似。山东蓬莱县桂府村所出者亦佳,故医方有桂府滑石,与桂林者同称也。”北京用者,色青白,系白滑石或《本草纲目》所说蓬莱所产者。
注:
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分类】 祛暑剂-清暑利湿
【组成】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本方可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等属湿热者。)
【用法】 为细末,每服9-18克,包煎,或温开水调下,日2-3次,亦常加入其他方药中煎服。入汤剂时按比例酌情减量。
【禁忌】 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
【方解】 本方证由暑邪夹湿所致。
暑为阳邪,暑气通于心,故伤于暑者,多见身热、心烦;
暑热伤津,则见口渴;暑病每多夹湿,湿阻于里,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
湿走肠间,则为泄泻。治宜清暑利湿。
方中滑石甘淡性寒,体滑质重,既可清解暑热,以治暑热烦渴,又可通利水道,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泄,以除暑湿所致的小便不利及泄泻,故用以为君。生甘草甘平偏凉,能清热泻火,益气和中,与滑石相伍,一可甘寒生津,使利小便而津液不伤;二可防滑石之寒滑重坠以伐胃,为臣药。二药合用,清暑利湿,能使三焦暑湿之邪从下焦渗泄,则热、渴、淋、泻诸症可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药性平和,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阴,是清暑利湿的著名方剂。
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称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又说明方药用量比例,以示区别加辰砂之益元散。
【化裁】 若暑热较重,可酌加淡竹叶、西瓜翠衣之类以祛暑;伤津而口渴舌红者,可加麦冬、沙参、石斛等养阴生津止渴;心火较旺而舌红心烦者,可加竹叶、灯心、黄连等泻火除烦;气津两伤可加西洋参、五味子等益气养阴,小便涩痛或有砂石诸淋者,可选加白茅根、小蓟、车前草及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等利尿通淋。
【附方】 益元散(《伤寒直格》)、碧玉散(《伤寒直格》)、鸡苏散(《伤寒直格》)
【附注】 本方为治疗暑湿及湿热壅滞所致小便不利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六一散……治伤暑感冒、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一切泻痢、淋浊等证属于热者,此解肌行水,而为祛暑之剂也。滑石气清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能胜热,滑能通窍,淡能利水。加甘草者,和其中,以缓滑石之寒滑,庶滑石之功能彻表彻里,使邪去而正不伤,故能治如上诸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