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仁汤治疗急性发热每获良效!

文 / 神黄中医智库
2017-08-15 09:01

中医三仁汤治疗急性发热每获良效!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组成,功用化湿清热,主治湿热内蕴、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所致的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头困身重、呕恶纳呆、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笔者曾用此方加减治疗急性发热38例,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中医三仁汤治疗急性发热每获良效!

我们随机选取38例本院门诊病人,体温均在37.5℃~39.5℃,其中6例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余27例血象在正常范围;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者28例,发热伴有胃肠道症状者30例,伴有泌尿系症状者1例,胸透、大小便常规检查正常。

治疗时采用基本方加减。基本方组成:白寇仁10g,薏苡仁30g,杏仁10g,半夏10g,厚朴10g,滑石15g,竹叶6g。伴有咽痛者加桔梗10g,连翘15g;伴呕恶、脘腹胀满者加藿香10g,莱菔子15g,生姜10g;大便溏而不爽者加生大黄10g,广木香6g,黄连5g。每日1剂,分2次服,若体温超过39℃者,每日服2剂,每4~6小时服用1次,可配合物理降温,但不用其他退热药。

服药3剂后症状消失,体温退至正常者15例,服用5剂后退至正常者17例,服用7剂后,退到正常者4例,10剂退至正常者2例。体温退至正常后复查血象均恢复正常。

如治郭某某,男,14岁,学生,2003年8月2日就诊。发热1周(体温在38.3℃~39.2℃),伴有周身倦怠,头重咽痛,呕恶,纳呆,大便溏而不爽,曾用复方安基比林、泰诺林、抗生素、激素等西药以及银翘散、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药后热虽退1小进左右,但药效过后又出现发热症状。刻诊:患者精神倦怠,发热以下午为甚,头身困重,胸闷,腹胀,纳呆,呕恶,大便溏,日行2~3次。体查:体温38.6℃,咽部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诊无异常。舌质稍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常规:Hb120g/L,wbc10.6×109/L。胸透、大便、小便正常。

中医三仁汤治疗急性发热每获良效!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湿郁化热型)。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宜清热利湿、健脾和胃。采用三仁汤加减:白蔻仁10g,滑石15g,砂仁10g,薏苡仁20g,杏仁10g,厚朴10g,竹叶6g,半夏10g,桔梗10g,连翘15g,藿香10g。姜汁对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3剂后,呕恶、便溏、咽痛已除,但仍身困倦,纳呆,舌苔厚腻。原方去桔梗、连翘,加炒莱菔子10g,茯苓15g,白术10g,再进4剂,诸症皆除,体温及血常规化验均正常。

发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证,无论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凡是因气机不畅、湿热内蕴、脾胃不和而致身热不扬、午后为甚,头重身困,汗出而热不解,舌苔厚腻者,可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方中白蔻仁、半夏健脾燥湿、和胃降逆;薏苡仁、竹叶、滑石、通草清热利湿;厚朴宽中理气;杏仁宣通肺气。全方具有燥湿健脾、和胃降逆、宣畅气机之功效。对于体温超过39℃,全身症状较重的急性感染、血象较高者,尚需配合抗生素等西药治疗。对于原因不明的低热,在具有上述症状兼有气阴两伤者,可采用上方加青蒿、银柴胡、人参、麦冬等辨证加减治疗,均能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