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与中医的渊源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确切的来说,其实五行最早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里的学说,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后来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人体的脏腑器官与这五种属性也有着相应的关联。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以及属性能与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脏腑系统密切对应起来。如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心属火,火性温热而炎上,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脾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肾属水,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我们伟大的中医先驱者们发现,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化,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随着学说的不断结合与完善,中医逐渐发展出来一个学说,就是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从而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