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脑中风“盯上”?看看中医怎么办!

文 / 中医出版
2017-08-02 15:41

导 语

天气转冷,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近年来成为中老年人的高发病之一。脑卒中由于致残、致死率较高,不仅会使病人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还会加重家庭负担。那么,被脑中风“盯上”该怎么办呢?

被脑中风“盯上”?看看中医怎么办!

一、中风概论

中风一病,至急至暴,每关系生死于顷刻之间。历代医家对于本病的认识颇多分歧。或谓既名中风,当顾名思义,岂可舍风而治,是当急驱其邪,邪去则正安;或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宜补其虚,正盛则邪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然据名老中医廖蓂阶经验,认为此风含有一种特性,决不可同一般外感风邪相提并论。盖风邪侵于人体,由浅而深,乃一切外因病之共性。唯中风病之发作,如石矢之中人,转瞬而播诸全身。凡五官四肢心脑各脏器,皆立受其害而现卒倒神昏、口眼㖞斜、四肢麻木痿废等非常之症状。病情传变迅速,多不及救治而死。对于此病,尚无可靠疗法,唯徐灵胎曾谓:“中风之病,苟无中脏之绝症,未有不可治者。”廖老据平日临床所见,大凡实证易治,虚者难疗,因其人真气已亏,难处理如法,终难期其效也。

二、中风诸症之病理

肌肤麻木《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若卫气虚而不至,则痰滞血凝,而为手足麻木,与《内经》痹之病久入深、不痛不仁者为一类,此即今所谓肌表末梢神经麻痹也。

口眼《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然筋何以急?《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倘风舍于经则血郁,若风甚于内则脉滞,无以溉经筋而资濡润,则挛急也。阳明之脉,夹口环唇,太阳之脉,抵目内眦,二经血脉不和,则筋紧而口眼㖞斜。《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返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此形容颜面神经麻痹之情状极详明矣。

偏 枯即左右手足不遂也。《内经》言偏枯者不一,有因于邪者。《素问·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论》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有不因于邪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阴阳别论》曰:“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人身四肢百骸,无不赖血气以养。血气不得周流,则废而不用,尤树木一枝之津液不到,则其一枝枯槁,故不必邪之有无也。然痛者易治,以神经尚有痛觉,而起反应。如不痛者,则该部神经知觉全失,如树枝之已枯,纵勤于灌溉,终不能使之回春也。

不 语 《素问·脉解》曰:“内夺而厥则为喑痱。”喑痱者,无声也。凡音之所生,实根于肾,肾脉上夹舌本,舌动而后能发音。肾气内夺,则舌软不能言,即舌下神经麻痹,失其机转也。又舌为心苗,《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此言痰火在心,则舌强不语。一虚一实,皆不能言。虚则舌软不能动,实则舌强不能动,以此为辨。

神昏流涎 《金匮要略》:“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喻嘉言曰:“诸脏受邪,必迸入心,而乱其神明,神明为主,则舌纵难言,廉泉开而流涎沫也。”《内经》论风中心脏,未尝言神昏僵直等症,论厥症则有之。盖《内经》所论之风,皆指寻常外邪而言,今之所谓中风昏倒,皆《内经》厥逆内夺之症,本非风也。至风邪深入必夹痰火内迸于心,心通于脑,脑为精明之府,心为神机所舍,二者既病,则知觉全失,此即所谓神经中枢麻痹也。

三、辨证及疗法

中风闭证 风无常性,其中人身也,则随其人阴阳虚实而变化。如其人痰火素旺,则风从阳化,而为热风,热风多见闭证。如其人阳虚,寒饮素重,则风从阴化,而为寒风,寒风多见脱证。凡中风卒倒,昏聩不省人事,口眼㖞斜,舌强语謇,喉间痰声如锯等状,此时无暇治风,先救其急,用通关散取嚏,有嚏可治,无嚏多死。口噤者用开关散擦其牙龈,其噤可开。痰涎壅盛,汤药难入者,用吐法涌之,待其痰出,再查其寒热而处方。无热者,以苏合香丸化开灌之;热重者,以牛黄清心丸灌之。有寒痰壅塞,介乎闭脱之间,攻补难施者,浓煎橘半汤灌之,待其神志渐清。如病见有六经之表证,此风中在表也,以小续命汤主之。如无表证,而但见神昏口噤,面赤身热,两手握固,二便闭塞,脉洪数者,是为热风,主防风通圣散,表里两解,此治闭证之良法也。

中风脱证若其人脏腑本属虚寒,则风水相遭,而为寒风,卒倒不省人事,汗出淋漓,上则唇缓流涎,下则遗尿不知,痰声辘辘,如潮上涌,此脱在顷刻,缓则不救。急以大剂参附汤频频灌之,以日连进二三剂,庶可挽回。其喉间虽痰声如沸,不可轻用吐剂,此元气将脱之兆,一吐则死矣,只宜于参附汤中稍加生姜汁最良。此证若更兼四肢厥冷,痰声如潮,脉沉微欲绝者,尤为险恶,急用薛院判三生饮重加人参,频频灌之,颇有捷效。据廖老临床经验,见中风一症,实而闭者少,虚而脱者多,当用牛黄通圣者少,而用附子理中者则恒多矣。此气运人体,古今差别,治病自当随时变化耳。

四、常用方剂

通关散

南星 皂角 细辛 薄荷 生半夏

共末极细,鼻中取嚏。

开关散

乌梅肉 冰片 生南星

共研末,指蘸合生姜汁,擦牙龈立效。

稀涎散孙兆方

牙皂 白矾

共细末,服七八分,温水调灌,不至大吐,但流出冷涎自醒。

牵正散

白附子 僵蚕 全蝎

治中风口眼㖞斜无他症者。等分为末,每二钱,酒调下。

又方一:

生鳝鱼血

俗名黄鳝,取其血,时时涂之,左涂右,右涂左,最效。

又方二:

用灶中熟灰一杯,略和盐水,手巾包熨患处,连熨数次即愈。

苏合香丸药店有成品

治中风痰厥,心腹卒痛,昏迷僵仆,寒证气闭,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此治寒痰闭窍之斩关夺门之将,不可用治热痰。

牛黄清心丸药店有成品

治暴中神昏不语,痰塞心包,口角流涎,烦热气急,一切热痰闭塞之证。每服五分,不知再服,薄荷汤下。

橘半汤程钟龄方

半夏 橘红各一两 生姜汁冲,一勺

浓煎至一杯,频频灌之,痰下人即醒。

小续命汤《备急千金要方》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 川芎 杏仁 白芍 黄芩 防己 防风 附子 生姜 大枣

通治六经中风,身体不遂,语言謇涩,昏冒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神效。

有汗恶风倍桂、芍;有汗不恶寒,去附子,加知母、石膏,甘草加倍;无汗恶寒,麻、杏加倍;有汗身热,不恶风,阳明中风,加葛根,桂、芩加倍;无汗身凉,干姜、附子、甘草加二倍,去太阴之邪;有汗不热,加附、桂、甘草各一倍,温少阴之经;如中风六经混杂,肢节挛痛,麻木不仁,加连翘、羌活,去少阴、厥阴之邪。

防风通圣散刘河间方

大黄 芒硝 防风 荆芥 麻黄 栀子 白芍 连翘 川芎 当归 薄荷 白术 桔梗 石膏 黄芩 甘草 滑石 生姜 葱白

治热风卒中,外而表实,内而便闭。此两解妙法如神,并主春瘟时疫,不论初久皆妙。

日三服。此方用表药,火郁发之也。用下药,釜底抽薪也。

姜附人参汤陈修园方

厚附片一两 干姜五钱 炙甘草四钱

浓煎,一服汗略止,再服眼动,三服加人参一钱,渐有生意。必须半日内连服三剂,切记切记,活人甚众。此治中寒风虚脱之效方也。方从参附汤加味,较原方尤妙。痰甚加生姜汁一勺。

三生饮薛院判方

生乌头五钱 生南星三钱 生附子一两 木香二钱 生姜一两

浓煎,另用人参一两浓煎兑服。

主寒风中脏,四肢厥冷,痰涎上壅,脱证已现。证属危急,用药稍迟即死,此方可救。

被脑中风“盯上”?看看中医怎么办!

被脑中风“盯上”?看看中医怎么办!

被脑中风“盯上”?看看中医怎么办!

被脑中风“盯上”?看看中医怎么办!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廖蓂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敬义等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