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湿疹要抓紧,别耽误成慢性湿疹!

文 / 北京同春堂
2017-07-18 21:02

中医称湿疹为“湿疮”,是一种炎症且具有变态反应性的皮肤病。湿疹可发作于任何年龄,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瘙痒及对称分布的多形损害为主要表现,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呈慢性。如果湿疹发展成慢性了,治疗起来就比较的缓慢,那么中医对慢性湿疹是怎么治的呢?很多人对此都不了解,下面由同春堂中医院的专家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得了湿疹要抓紧,别耽误成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可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化而成,也可以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皮炎的改变,常局限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主要表现是局部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苔藓样变,呈暗红色或灰褐色,可有色素沉着,有少许鳞屑、抓痕和结痂。外围有散在的丘疹和丘疹疱。在关节部位和活动部位可发生皲裂。慢性湿疹可因再刺激因素作用而急性发作。

慢性湿疹的病情复杂,常常虚实夹杂,寒热交迫,多种邪气互相胶着,导致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复发,难以愈合。同春堂中医院在治疗慢性湿疹的时候,本着标本兼顾,内外并治的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以中 医辩证论治的思想为准则,治疗慢性湿疹时遵守一人一方,对症下药的法则,具有疗效快,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上同春堂中医院在治疗慢性湿疹的时候,常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治疗。

得了湿疹要抓紧,别耽误成慢性湿疹!

1.脾虚湿蕴:症见皮肤瘙痒、脱屑,或局部皮肤肥厚,色素加深,皮损表面常有粟粒大丘疹或小水疱,有时有轻度糜烂或结痂,时轻时重,反复缠绵发作。常有胃脘满闷,食纳欠佳,口中黏腻,不思饮,大便多不成形或先干后溏,舌质淡,舌体常嫩而有齿痕,舌苔厚腻,脉缓。

治宜: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2.湿瘀互结:原患下肢静脉曲张出发生瘀滞性紫斑,日久引起湿疹样改变,伴有下肢溃疡,皮肤乌黑,肥厚,苔藓样外观,病情时好时坏,缠绵数十年不愈,舌质暗红,苔薄白或少苔,脉沉涩。

治宜:化瘀渗湿。

3.脾虚血燥: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有明显瘙痒,表面可有抓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缓或滑涩。

治宜:健脾燥湿,痒血润肤。

4.阴虚挟湿:原患湿疹,日久不愈,利湿药用之越多,渗出糜烂越重;或者原患疮疡溃烂,在其边缘皮肤上发红色丘疹,渗出并结痂,严重时还会遍布全身,浸淫流水,迁延日久难愈,自觉剧痒,伴有低热、烦渴、手足心热、小便短少,午后病情加重。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除湿

5.阴虚血燥,气血瘀滞:症见皮肤粗糙,严重者肌肤甲错,自觉痒甚,皮损有时见大片融合形成的红皮,有大量糠秕状脱屑,有时也可见红色粟米大丘疹或小水疱,病程缠绵,日久不愈。自觉手足心发热,有时可见颧部发红或午后潮红。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质红或淡,苔少,脉细数或沉数。

治宜:育阴滋燥,养血活血润肤。

6.风盛血燥:以皮损浸润、肥厚、色素沉着伴剧痒为特征。舌质红或淡,苔少,脉数。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

7.肝肾阴虚:症见皮疹泛发全身,其中以肘窝、腘窝最为明显;有的是局限性肥厚与轻度糜烂渗出交替出现;有的为扁平丘疹,高出表皮,常因剧烈发痒而搔抓,使之皮肤干燥似皮革,纹理加深,肤色暗红。舌质红或微降,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柔肝。

8.脾阳不运,湿滞中焦:疹见皮损局限于某一区域,外观肥厚,手足掌皮肤干燥,脱屑,甚则角化过度,发生皲裂。伴有面色恍白,小便清白,食少,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苔少或光滑,脉沉、细、微。

治宜:温阳抑湿。

得了湿疹要抓紧,别耽误成慢性湿疹!

湿疹病因复杂,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病程缓慢,反复发作,与患者体质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容易在特定的人群发作,但又受健康状况及环境等条件的影响。除去致敏物质外,湿疹也不会很快消失,但也有患者通过锻炼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之后,在接触以往诱发湿疹的物质后,可不在发生湿疹。

有皮肤问题?欢迎点击我们的头条号《北京同春堂》,进入我们的头条主页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