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活血化瘀”,活哪些血?化什么瘀?挑大梁的方剂是?
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一样,是中医耳熟能详的病症判断和诊治方法。“血”是中医很早就知道的重要物质,其运行全身,循环往复,对五脏六腑的运转起基本的保障作用。
当血流受阻,或身体某些部位阻滞,“血瘀”就出现了,古时候引起血瘀的原因,除了过劳、外伤、狩猎、打斗外,人体内部水湿、热毒、寒凝、痰阻、气郁也有,而且好几个因素混杂在一起,判断准确才能药到病除,瘀散血行。
血瘀是中医辨证的证型之一,活血化瘀的目的。中医名著《黄帝内经》对活血化瘀有很多论述,起码4条:一是“血”的作用指明了,二是血行不畅致瘀血的认识比较深入,三是指出活血、化瘀的思路,四是有一些方剂,如乌贼骨芦茹丸。而另一本著作《神农本草经》则重点论述了中药对活血化瘀的作用,多达40种以上,含人们熟知的元胡、川芎、丹参、牛膝、苏木等,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关于活血化瘀的论著,应是《金匮要略》。
一是规范了活血化瘀的范围,更为严谨。
二是活血化瘀该怎么治,更为标准。
三是血瘀还会有哪些并发症,更为全面。
四是活血化瘀可用什么方剂,更为专精。
那么,血瘀了才需要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血瘀的证候有哪些?大体有4个字:
1、枯:头发呈枯黄色,皮肤显现不健康的青、黄色,而不是黝黑或红润,全身局部发痒,这是血瘀的初级阶段。
2、冷:随着血瘀慢慢进展,四肢血供减缓而时常冰凉,五脏六腑血流养分不足而出现寒证,如后腰凉、小腹凉、妇人子宫凉等。
3、痛:这是血瘀的中级阶段,局部或全身有针刺样痛感,且痛处有肿块,不轻易移动,瘀血可引起疼痛,是很常见的现象。
4、紫:这是血瘀的高级阶段,体内血瘀较为严重,堵点不止一处,观舌象偏紫暗,嘴唇发紫,指甲偏紫黑,身体有青紫斑块。
随着血瘀现象由轻到重,分别堵于不同部位,人会出现各种症状,如:血瘀在四肢,肿胀青紫多见;血瘀在肺,则咳嗽痰多;血瘀在胃,反酸胀满;血瘀在心,绞痛发闷;血瘀在肝,化火生热、肋痛背痛;血瘀在子宫,则月经不调,痛经。还有,血瘀在重要脉络,会麻木甚至半身不遂。这些,都是化瘀的对象,辨证后施治。
但在血瘀之前,血液还要经历一个步骤——血虚,既指气血运行无力,又有血液内部养分不足,即与贫血有差不多的含义。血虚临床更为多见,通过3条可判断:
1、看唇、脸、指甲,苍白缺乏色泽。
2、看精气神,头晕眼花,失眠心悸,健忘梦多。
3、看身形,皮肤干燥,行动迟缓,肢体不灵活,沉滞。
所以,活血化瘀的思路应该是:血虚——血瘀——堵塞后各种症状——活血化瘀——血行瘀消。
那么,活血化瘀的思路就有了,《金匮要略》指出6条:
一是化瘀常先治气。气血气血,两者如影随形,气推不动血,血流缓慢,濡养脏腑不足,慢慢就有虚的问题,补气行气是首选。
二是化瘀不忘治水。虚则生痰生湿生寒,痰湿会阻碍气血运行,出现瘀血,而瘀血又反过来影响津液布施,所以要利水渗湿。
三是化瘀以温为通。血虚所生痰湿,用利水剂可除,但虚所生寒证,使血行寒凝,只有用温补的方法散寒,温经通络。
四是攻补兼施,祛瘀生新。化瘀用温阳药,会伤正气,所以要用补益药护正气,且补益药对化瘀后的恢复大有用处。
五是病症轻重不同,用药不同。活血化瘀药由植物、动物分别炮制而成,活血植物常用的有当归、川芎、大黄、桂枝等。化血的动物药材有水蛭、虻虫、蜂巢等,根据病情轻重,瘀堵程度不同而区分用药。
六是畯药缓攻,有故无损。主要是针对活血功效强的药物时,为减轻副作用,用丸剂较好,以免药力过猛产生新的问题。
《金匮要略》的活血化瘀方,并不单单除血瘀,还匡扶正气,清热、化痰、利水、理气、温经,以达到“用一方,祛多病”的效果。较典型的就是“桂枝茯苓丸”。
全方五味药: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
方剂重用桂枝,活血、温经、散寒;茯苓健脾、利水、养心;牡丹皮清热、活血、化瘀;桃仁祛痰、活血、泻下;赤芍理气、散瘀、清热。
桂枝茯苓丸以活血化瘀为主业,兼顾健脾、养心、清热,广泛用于临床,是很多医案认可的活血首方。但用药均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