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回忆:脾好,病少!话糙理不糙,一篇大实话

文 / 德上健康
2022-03-20 18:08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一段源于中医学泰斗的临床回忆。

这个人是谁呢?是许济群。

这个名字,学习中医的人,或许会听过。影响深远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第五版),也就是那本绿色封皮的教材,就是许济群老前辈担任主编的。

这部教材,很经典,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

许师生于1920年(有的资料显示为1921年),卒于2012年,是南京中医学院的创建者、奠基人之一,临证之余担任中药学、方剂学的教学任务,是该校中药系第一任系主任,也是方剂学教研室的主任。他的老师,则是孟河医派马培之的学术传人,贺桐孙。

有一次,许济群前辈回忆起,年轻时的他,曾诊治过的一个患者。

这个患者的毛病很常见,就是口疮,即口腔溃疡。

当时,这个患者有病史八年,每一次发作,持续8到10天。20天左右,则会复发。

至于说什么明显诱因,根本找不到。

这个患者第一次来就诊,许济群前辈给她用清胃滋阴的玉女煎。这个方子用下去,患者阴虚有火的问题可以改善。

但是呢,事实证明,效果不好。

面对二次来诊的患者,许济群前辈换招了,这回用的是金匮肾气丸加减。金匮肾气丸,你知道吧?它就是补肾阳的。当时许师想的是,既然滋阴清热不可以,那是不是病起于阳虚,虚火上浮呢?所以,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结果怎么样?还是不行。

面对三次来诊,许师有些犯难了。他又重新给患者诊脉,仔细观察舌象。于看似正常的状态里,许师察觉出一点脾气虚弱的蛛丝马迹。

既然啥都不好使,那我就索性给你补脾试试吧。

于是,这一次,投参苓白术散加减。

参苓白术散,文老师常说,它是健脾益气、化利痰湿的配伍。

结果怎么样?终于好使了!

怎么知道的?大概在一年以后,许济群跟随老师出诊。恰好,碰到了此患。此患和许师讲,自从用了参苓白术散的方子以后,她的口疮就再也没发作过。

这件事儿,给许师带来的影响很大,启发也很大。以至于许师在回忆此事时强调,面对顽固的,原因不明的口疮,用健脾之法是一个窍门。因为脾作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它所生化出来的水谷精微、阴阳气血,是濡养保护肌肉的基础物质。口疮莫名反复发作之人,就得考虑,是不是脾生化疏布精微之力不足,导致黏膜失养。故而,用健脾法应对,常常可以取效。

我个人感觉,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不仅仅是口疮。试想——所谓口疮,是发于口腔里头的问题,我们看得见。那么发作于体内的,我们看不见的类似病态,还有多少?健脾之法,可以改善口腔处的问题,身体其他处的问题,自然也可以改善。可见,这是对全身的一种修复啊。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脾好,病就少。这是千真万确的。

在这里,文老师想再和你,温习一下参苓白术散。我们要把它,牢牢记忆在脑海中。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基本构成是莲子肉9克,薏苡仁9克,缩砂仁6克,桔梗6克,白扁豆12克,白茯苓15克,人参15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

它的本职工作,在于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平时便溏肠鸣、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的人,可以用。脾肺气虚、痰湿咳嗽的人,也可以用。

其中,莲子肉,白扁豆、人参、白术、山药,可以健脾益气。薏苡仁、茯苓,健脾利湿。砂仁行气,令补而不滞。桔梗作为舟楫之药,载药上行,健脾益肺。

我个人感觉,脾虚湿盛之人,适合用它来作长期调养之用。

关于参苓白术散治病,我再给你说个例子,帮助你更好地体会。关于啥呢?就是莫名其妙的水肿。

话说有一个搬运工人,当时是36岁。一年多以来,他反复出现眼睑和面部的水肿。干活劳累以后,就比较明显。

此人多次检查身体,证实各方面完全正常。后来,他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缓弱、舌苔薄而白腻,舌淡,浑身疲软乏力。当时,医家就给开了参苓白术散加减,原方基础上,加入桂枝和黄芪。

结果,5剂以后,浮肿消失。再用5剂,诸症悉平,再未复发。

这是1994年《四川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这里的道理,也很简单。通过舌脉,以及全身疲惫乏力之态,我们可以感知,他脾虚湿盛。痰湿水气得不到有效化散,于是引发浮肿。医家通过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这就很好地打开了水湿排出的渠道。这也算是参苓白术散临床的妙用之一吧。

总而言之,你记住一句话,脾好,病就少。饮食科学、营养均衡、保护脾胃,这是我们通往健康的不二之路。文老师想通过这篇文说,让你对此,有更深的体会。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