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校”|科普知识进校园,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文 / 小纪讲育儿
2021-09-28 00:14

9月24日下午,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在开发区开元路幼儿园开展3-6岁幼儿饮食营养与饮食安全专题培训会,落实“一院一校”工作机制,为院区内40余名教师及家长进行科普宣教。

培训会现场,首先由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医生郑文为大家讲解饮食营养、饮食安全,及过敏体质孩子饮食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合理的膳食和饮食习惯,是孩子身体健康最基本的保障,家长及老师应当树立起科学的营养观念,在保证幼儿营养均衡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为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幼儿园老师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置措施和急救技能,郑文医生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了生动的演示。

当儿童出现急性窒息时,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有条件的最好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避免窒息发生。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不同人群是如何操作的吧!

一岁以下婴幼儿:

1、马上把孩子抱起来,托住孩子的下颌,然后救护者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另一只手拍婴儿的后背。

2、在婴儿的肩胛骨之间拍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3、5次拍背后,观察异物是否排出,若未排出,将婴儿翻转过来,脸朝上,拖着婴儿的前臂靠在大腿上,用2指在胸骨下半部分进行5次的按压。

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注意:勿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不仅无法排出异物,甚至可能造成颈椎受伤。若是液体异物,应先畅通其呼吸道,再吹两口气,若气无法吹入,则怀疑有异物堵住呼吸道。

成年人: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上和脐上的腹部。

3、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身边没有人时,发生异物堵塞气管怎么办?

自救法:

重复成年人救治法的2、3步骤,或者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提醒大家: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初学者一定要在模拟道具人身上进行。如果方法掌握不正确,可能对患者的内脏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