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治疗冠心病经验,寒凝血瘀型患者必看,十分推荐

文 / 固本健康人生
2022-03-15 18:22

今天说一个冠心病案例。

张某,男,时年40岁。2021年6月26日初诊。自觉胸痛憋闷6个月余,疼痛发作时,始白天突窒塞疼痛,继之胸骨部至左臂皆痛,于活动、吸烟、饮食后疼痛、憋胀感加剧,安静后可缓解。曾就诊于当地医院,

查心电图示:广泛S-T段改变,诊为冠心病。既往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3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平时口服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等药,维持在120/60mmHg左右。面色晦暗,脉沉弦而紧滞,舌有瘀斑。

经过中医诊断:寒凝血瘀型 胸痹(西医称冠心病)

治则: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寒痉汤加减。

方药:麻黄,干姜,地龙,姜黄,炮附子,花椒,水蛭,延胡索,制川乌,川芎,蜈蚣,桂枝,细辛,桃仁,全蝎。

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每日2次,口服。嘱停服西药。

8月31日二诊:上方共服24剂,蜈蚣加至30条,又服14剂。唯饭后微痛,其他已不痛,上五楼亦未痛。血压120/85mmHg,心电图好转,面之晦暗渐退,脉转弦滑,舌仍有瘀斑,已见消退。证属痰瘀气滞。治宜涤痰活血行气。方宗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

处方:瓜蒌,薤白,枳实,桂枝,半夏,茯苓,石菖蒲,郁金,桃仁,丹参,蒲黄,全蝎,蜈蚣。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18日三诊:上方共服32剂,症状消除,心电图大致正常。但上周感冒后,又有胸闷痛,脉滑数兼弦。证属外感之后,伏热未净。治宜宣透郁热。方宗新加升降散加减。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栀子,淡豆豉,连翘,薄荷。共服3剂,3剂后,可继服感冒前所剩之药。

12月28日四诊:症已不著,脉弱缓,血压120/80mmHg。依二诊方去全蝎、蜈蚣,继服7剂,停药。

按:此例四变。初诊时,胸痛憋闷,因脉沉弦而紧滞,乃为脉痉,寒性沉降,收引凝泣,沉即气血收引,弦而紧滞亦气血收引凝泣之象,且脉按之并无虚像,知非阳虚阴凝,病性属寒;另疼痛白天突始发,继之胸骨部至左臂,为血瘀痹阻于胸,病位为上焦胸膈,病机当为寒凝血瘀,故宜温阳散寒,此即“寒凝散之”的治法。方用寒痉汤加减,乃因寒水结于心下,缘于阳虚阴盛,水液不行,温阳散寒,阳气得行,大气一转,阴凝自散。此例患者虽患原发性高血压,亦是因阴寒凝敛而使得血脉收引所致,故李士懋认为虽血压高,麻黄、桂枝、附子、干姜之类药物不必禁忌,此类药物恰为阴凝涩敛致病患者所需。况又有蜈蚣、全蝎之息风解痉,料想定不会致使血压再有所升高,故李士懋嘱停西药。

二诊,经温阳散寒后,疼痛得以减轻,脉之紧滞感已除,转为弦滑之脉,此为寒去阳复之征,通过实践证明以寒痉汤加减温阳散寒治疗实属正确。下一步的治疗,关键在于把握疾病的转归。

弦脉主郁,滑为痰,舌仍有瘀斑,乃为痰瘀互结、阻遏气机所致,故改温阳散寒之法为涤痰活血行气之法,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瓜蒌苦寒润滑,开胸涤痰,以达润下通阴之效,薤白辛温散结气,以奏滑利通阳之功,两药相须为用,散胸中凝滞的阴寒,清上焦结聚的痰浊,宣胸中阳气,乃治疗胸痹之要药;枳实开痞散结,下气除满;桂枝上以宣通心胸之阳,下以温化中下二焦之阴气,既通阳,又降逆;佐以石菖蒲、郁金、桃仁、丹参、蒲黄,活血化瘀;半夏、茯苓化痰祛湿。诸药配伍,使胸阳振,痰浊降,气机畅,则胸痛等诸症可除。

三诊时,因外感后脉呈滑数兼弦,数为热象,知为外感伏热未尽,故予新加升降散透达郁热,此即“火郁发之”的治法。僵蚕、蝉蜕透热;栀子、淡豆豉增其宣泄郁热之力;姜黄行气血以通达气机;连翘清热解毒,透热外达;大黄降泄,使热下趋;薄荷疏风热而外达。以上几味药都是为解决郁热而进行配伍使用的。

四诊时,脉转弦缓,知热已清,正气复,脉贵和缓,且血压稳定,知盖无恙。病无常,故方亦无常,中医的辨证论治要圆机活法,法无定法,方无定方,倘若符合医理,又经实践检验有效,即为正确之法。

本例四变,皆以脉定证,依证定法,依法组方,全面、具体地展现出李士懋在临床中对疾病病机的重视程度,通过脉诊判断疾病的虚实情况,再以动态观把握冠心病的整体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变化情况,做到了胸有全局,此即平脉辨证治疗冠心病的思辨体系。同时,亦明确阐释了“火郁发之,寒凝散之”的治法原则,使得摆脱了拘于病名而不达其意之困扰,改变了以往一见冠心病,就采用活血逐瘀的治法。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在经验医师指导下用药。

写文章不容易,关注我吧@中医内科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