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肝主筋”与“久行伤筋”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朱凌凌
筋,即筋膜,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筋膜、肌腱和韧带。筋附于骨而聚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其主要功能为联络骨节、肌肉,主司人体运动。《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肝藏血血养筋
《黄帝内经》认为筋与肝关系密切。其一,同气相求。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体关节的屈伸、肢体的运动,关键在于筋之弛张而形成的屈伸,类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与肝有关。其二,生理方面,筋膜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依赖肝之精气的濡润、温养。《素问·经脉别论》日:“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而肝血充足,筋膜得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因此有“肝主筋”“肝生筋”“肝藏筋膜之气也”之说。第三,病理方面,筋膜异常亦常责之于肝。
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谓“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
筋膜有赖于肝血的充分滋养,才能强健有力、活动自如。如果肝血虚少,血不养筋,可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出现拘挛、震颤等症状。所以,肝与筋的联系是以“肝藏血”“血养筋”为内在基础的。临床上,可根据病患肢体运动、关节屈伸状况,推测肝的功能状态。比如,当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不能久行者,多属肝血亏虚,筋失所养,治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之品;若手足抽搐、全身颤动,甚或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者,多为热盛伤筋、筋失所养,治当清热凉血、平肝熄风之法。再如,临床中也常将“肝主筋”理论用于骨伤科病证的治疗,如颈腰椎病、膝关节炎、臀部筋膜炎等,在治疗中根据“肝主筋”理论、参合治肝之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此外,对于“肝藏血”这一生理功能,中医认为亦与筋有关,有“人卧则血归于肝,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之说。这一调节血量的功能,保证了人体在不同活动状态下对血的需求。所以人之运动,由乎筋力,筋之充养,源于肝血,故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且能耐受疲劳,故肝又称为“罢极之本”。若肝血亏虚,则筋膜失养,而见肢体麻木,筋力减退,甚或屈伸不利之症,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膝者,筋之府也,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人之老年,筋力减退,活动不便,易于疲劳,究其原因不外乎年老血亏,筋膜失养之故。
适行养筋久行伤筋
若久行久动,则筋力疲惫,即所谓“五劳”所伤之“久行伤筋”。适当的走动或跑动,有利气血的流动,畅达气机,活动关节,促进肝血对筋的滋养,有利于肢体筋腱或筋膜的柔韧和强健。但肝血的滋养是有限的,长时间行走,超过一定负荷,或短距离奔走、奔跑用力过猛等,均会使筋肉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因疲劳而受伤或劳损,导致运动障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这也就是为什么人走路多了会感觉酸痛、疲劳的原因。长此以往,耗伤气血,而同时肝得不到血的充分滋养,必然导致“伤肝”。
视、卧坐、立、行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依赖的行为和能力,有静有动,有劳有逸。中医养生观点认为:生命活动既不能过静过逸,也不能过动过劳。日常生活或锻炼时,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耐受力选择运动形式,不可勉强。建议人们每天适度走动,使全身关节、筋骨得以适度运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行走时应注意身体挺直,上肢自然摆动,步幅均匀有力。身体条件允许时,可以进行快走和慢跑锻炼,但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年纪越大,越要小心久行伤筋,行走的速度应当缓慢,距离不可过远,持续的时间不可过长,可通过坐、卧等方式加以调节。若不顾年迈或体弱勉强为之,容易发生脚筋扭伤、跌倒或其他心脑血管意外疾病。
对于久行引起的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按摩,否则酸痛感就会久留不消。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为主,可以酸痛点(阿是穴)为主要按摩穴位,辅以按摩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承山穴(小腿腓肠肌的两肌肉之间凹陷处)、委中穴(胭窝正中)、承筋穴(小腿部腨肠肌中央凹陷处)等处缓解不适。还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舒筋活血汤或补筋丸等。泡脚亦是消除下肢疲劳的好办法。
由于酸入肝,所以人们可多吃含酸味的药食以养筋,日常饮食中可多吃一些补血活血、养筋通络的食物,如枸杞、木瓜、黑木耳等。另外,根据中医以脏养脏的理论,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一点牛筋或猪蹄,同样有养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