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四大虚:阴虚内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文 / 高手讲健康
2021-12-13 18:12

写给粉丝的话:

微信改版后,青藤会客室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来越少人看到,为了能继续为大家服务,请喜欢和支持本号的朋友,千万!一定!要记得多给“常青藤会客室”关注、评论、在看、分享哦~~~

四大虚是指什么?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气虚就好像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血虚就是人体的营养液不足,进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阳虚,则相当于阳光不足,所以会让人感到寒冷。

四大虚症状总结:阴虚内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你到底是哪种虚?

1

阳虚

阳虚质的人平时比较怕冷,或局部容易较凉,比如腹部较凉,或是手足冷。饮食喜欢温热的饮食,不能耐受寒凉的饮食。小便较清长,流清涕,或咳嗽时痰白清稀,大便稀溏,舌淡白,基本上都是阳虚质或虚寒质。

易患的常见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性功能减退、不育、宫寒不妊、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感冒等等。

调理要点及饮食代表:羊肉、肉桂、八角、辣椒、大蒜、胡椒

2

阴虚

不能光凭上火就判断是阴虚,如果爱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热。

阴虚必须同时满足上火+比一般人怕热才成立,他们的手心足心经常是热的。一般吃了干燥、煎炸类的东西容易上火。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容易得甲亢、高血压、糖尿病、红斑狼疮、干燥症侯群;同时还有结核病、干眼症、口疮、舌疮、咽痛、干咳、便秘、失眠等等。

调理要点及饮食滋阴而清虚热,代表食物:牛奶、燕窝、蜂蜜、枸杞叶、番茄、银耳、木耳、西瓜、罗汉果、黑芝麻、梨、桃。

3

气虚

气虚的感觉比较像能量不足,体能不行,精神疲惫。如果说消化能力下降这个叫脾气虚,夜尿多一般叫肾气虚,这个就加上了脏腑特点。

辨别要点:容易疲倦、容易感冒、脏腑功能减弱。

气虚很容易跟阳虚搞混,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气虚是比较单纯的功能减退,寒象并不明显。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内脏下垂。

调理要点及饮食:鸡肉、鸽子、猪肚、香菇、大枣、葡萄、莲子。

4

血虚

血虚质的感觉跟贫血有点接近,但是贫血是一种病理状态,西医有指标。血虚质意味着他的表现不算太严重。

辨别要点:面色苍白或者黄,没光泽,整体外观颜色偏淡,比如口唇、指甲、舌体的颜色偏淡而形体比较瘦弱。女性易出现月经颜色淡而量少。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贫血,眩晕、失眠、心悸、干眼症,月经失调。

调理要点及饮食中医常说气能生血,补血的时候要加上补气的药。代表:桑葚、桂圆肉、大枣、葡萄、黑芝麻、花生、番茄、番薯、木耳,还有鸡肝、猪肝、猪心、猪血、鸡蛋、牛奶等等,都可以补血。

艾灸适合一切虚症!

对于虚证调理,食补可以在平时饮食中注意,最简单,见效快的还是使用艾灸。艾灸适合一切虚症。

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气虚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

血虚艾灸:中脘、血海、足三里。

阴虚艾灸:涌泉、太溪、照海。

阳虚艾灸:大椎、命门、关元。

气海

关元

太溪

血海

照海

足三里

大部分人都不是单一体质,而是混合体质。但是排序有轻重,我们主要是先调整那个最重要的类型,并且阳虚基本上可以把气虚包进去。

一般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但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有阳虚,也有阴虚的表现。其实这是因为长期耗损没有调理的结果,阴虚日久,会耗损阳气,所以也出现了一些阳虚表现;而阳虚日久,会虚耗阴液,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阴虚表现。应注意自己最初以哪些病症为主,辨明根由,才好正确调理。

阴虚到底能艾灸吗?

中医一般讲究八纲辨证,如果热证用灸,就被认为是火上浇油,与八纲辨证的思想不相符。

但是我们要明白,八纲辨证主要是为汤药服务的,汤药作用是单向的,就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对于热证自然不能用热药。而艾灸作用是双向的,即能阴阳平衡的双向调节。从而使亢盛的机体得到抑制。配伍好穴位很重要。

觉得有用那就点个赞吧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作为医生,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眼科医生警告:这7种做法最毁眼!

癌症越治效果越差?别让这三个认知错误害了你!

一种新病!正在席卷中老年:你别还不知道~

贫血如何补血?

血型决定癌症?上海交大25年随访研究:这个血型患所有癌症的风险较低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