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淫主治
中医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伤寒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明确的指出天之五气的正常变化,推动阴阳两气的转变,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但五气变动失衡,阴阳两气也随之而失衡,所以天之五气的失常又是灭万物的原因。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对于中医常常所讲的六淫为病,实际就是大自然五气变动失常,人不能适应而生病。
对于五气致病的治疗,首先见于《内经》中素问的至真要大论。
风是阴阳两气的变动才能产生风,为什么会说风是百病之长,最主要是因为风是气候变动的表达方式,比如一些传染病,风也是疾病的传播载体。对于风邪为病的治疗原则,《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历代的注疏家一致认为:以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所以用辛凉的药来治。辛味药主发散,所以容易伤真气,治疗时要佐以苦甘,以苦(入心)能胜金,甘能补能益气。为什么为这样的理解,主要是受《内经》“五脏苦欲补泻”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经解经的方式来理解。
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较牵强,也不全面,对现代中文(特别是古文)基础极差的中医学子来说,为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风是阴阳两气的变动才为风,所以风就分阴阳。受寒的则为“风寒”,受热的则为“风热”,治疗上以辛药来治是对的。因为肺主皮毛,邪从外来,治疗时也要让邪从外出。辛药发散可以宣肺和通脉,所以《伤寒论》中治疗伤寒的麻黄汤,用麻黄宣肺桂枝通脉(寒主凝滞,感受寒邪则血脉为之滞涩);受风热,则以桑叶、菊花等辛凉的药来发散病邪(比如《温病条辨》中的“桑菊饮”)。
说到佐以苦甘,这有很多的变化,看临床的情况来定了。
苦味之药,说到苦能燥能泄。说到苦能燥(燥化湿气),大多是苦味性温的,也有少部分苦味寒性的也能燥湿的功能,比如黄连、黄芩、黄柏等;说到苦能泄,主要指的是泄火,大多是清热解毒类的味苦、性寒凉的药。
说到治疗风邪,以苦味来相佐,其实苦药是为了辅助辛药的。感受风寒,阳气为之受损,阳弱则无力气化,从而湿气内阻,所以临床治疗风寒时,见舌苔白厚的情况,说明是湿气内阻,治疗时有必要加些苦温的药来燥湿,比如白术、苍术、厚朴等药。湿为阴邪,湿性粘滞缠绵,内湿重时,风寒之邪受湿邪的粘滞不易去,所以要加用苦燥药来去湿;感受风热时,常常易化热,化热了,必要在辛凉发散的基础上加用味苦性寒的药来泄火。比如《伤寒六书》中“柴葛解肌汤”里辛凉发散的柴胡、葛根和苦寒泄火的黄芩合用。所以治疗风邪时的佐苦药,并不是牵强附会的理解为“苦能胜金”。
甘药能缓能补,治疗外感时,用甘药,主要是为了补充正气以祛病。因为人受病邪时,正气必虚(受寒则伤阳,受热则伤阴),所以在治病去邪时必要考虑到人体正气的根本,所以就算是一直以去病(发汗重剂)的名方“麻黄汤”也用了大量的甘草来奠中焦的化源。“小柴胡汤”更是用了人参来补气。
对于热邪和火邪的治疗,《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甚。所以对于热和火的治疗原则上是相同的,只是病邪的程度不同,用药的选择上有所区别而已。
热病必要用寒凉药为治,所以用犀角等咸味性寒的药为主来治。佐药用苦甘,这苦药也是用寒凉的清热解毒药来治,上述的治疗原则中先说到“佐以苦”,还再强调性的说到了“以苦发之”,这发,不是发散这义,是泄火的意思。火热内结,必要及时外泄,比如《伤寒论》“大承气汤”的大黄,用大黄就是用大黄的苦寒泄热。热重,肺气必会过度的宣发,气阴也必伤,所以要用甘药来补,酸药来收。通过甘药和酸药的合用,达到甘酸化阴的目的。
对于治疗火邪用辛药为佐的问题,很多人感到疑惑。注家多以“辛能润”来理解。我们要知道辛药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润”的目的,主要是辛药能散、能行,辛药能行血脉,气血通畅了,津液能布于全身,这才是润的意思,而不是说辛药有直接的滋润之意。所以对于治疗火邪用辛药的问题,我们要从病理上去理解。
火为热之甚,热会伤气阴,但火则伤气阴更厉害。火邪内郁,阴液耗伤了,更无力制火,而动血(出血),这样一来,必会有内在的瘀血存在,所以“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凉血剂,都用到了丹皮来凉血散瘀。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根据《内经》“火郁发之”,他的“普济消毒饮”里,则是用大量的苦寒药来泄火,更加用了薄荷和升麻两味辛凉药来散火。当然要用到辛凉来散火,必要见病在表时才行,如果说病邪入里,比如温病中的血分时,再去用辛凉发散的风药,只会加速病的人死亡。
《内经》中对湿邪的治疗,“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湿为阴邪,易伤人的阳气,所以用药上来治疗湿邪时,多以苦来燥,热来化。但后文还强调了“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这就对治疗湿邪的具体方式提出了指导。
但对于原文中的用酸药为佐,这应该是错字。酸药是能收能敛的啊,湿性粘滞,再用酸药那不是让湿更严重了吗?虽说“真武汤”用到了芍药,有人提出是白芍,但也有人提出是赤芍。但真武汤中的病机是有相火挟湿上冲,用芍药无非是为了制相火而已。本人认为佐药应为甘淡,不是酸淡。
人一身的水液代谢,要上焦肺的治节、中焦脾的运化、下焦肾的气化。脾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治疗湿病脾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甘入脾,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了才会无力运化水湿的。反过来说,湿重了会伤脾的运化,但对于甘药和苦药的比例问题,得看具体情况而定。记得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教授,讲到用厚朴和人参治疗脾虚不化湿时,郝老师先用人参20克、厚朴6克来治,病人吃药后弄得没胃口。后来他把用量进行了调整,用人参6克、厚朴20克,病人药吃后就马上好过来。也就是说,湿重以苦药为主来燥湿;脾虚为主,则以甘药来健脾。但不论怎样说,总不可能是以酸收药来佐的。
虽然有人对酸味来治湿,提出了酸入肝,肝胜脾,所以味酸从木化,木能制土以胜湿。这种机械的套用五行理论来治疗,实不可取。
所以对于治湿,还得以《内经》中其它的内容来理解。
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肺气不利会让水湿内郁,比如风水病,用淡渗药和辛温的麻黄组合为治;《伤寒论》的“五苓散”则是用苦燥的白术,和淡泄药和辛温的桂枝来治,桂枝在五苓中,无非也是温助气化辛以散邪宣肺以调肺的治节。所以临床治疗上,只要见肺气不利的,加用辛散宣肺的药,能增加去湿的效果。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所以湿病常常见到肾阳虚的。治疗时必要再加用温肾药的药,但温肾阳的药,也以取辛味的,比如肉桂、附子等,而不是用鹿茸等咸味的。为什么要用到辛药,也要从湿邪的特点来分析。湿邪性粘滞,易阻滞气血的通畅,辛参散能行,所以用辛药,主要也是让气血通畅起来,使湿更易去。比如治疗肝炎、肾炎、关节炎等,加用活血药才会有效果。
湿性粘滞缠绵,是病邪,同时也是其它病邪的载体。但湿阻体内,会从寒化和热化,寒和湿合邪的是寒湿,治疗得温化;寒和热合邪的是湿热,治疗得清利。但湿邪内阻久了还会化毒,治疗上还要解毒。所以治湿,单纯从《内经》的这些原则上,是不行的。
燥邪和湿邪刚好相反,湿是太润了,燥是太干了,所以治疗上也和治湿相反。《内经》对燥邪的论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对此治则,有人这样理解:燥为金气,苦属火,能胜之,故治以苦温。甘辛亦温也,燥而中寒者宜佐之,燥热之燥,以苦下之可也。又辛能润,甘能缓,苦能下,故以为佐。
这样的理解,完全是望文生义,机械的套用五行理论来牵强附会。燥是太干了,治疗就得用具有滋润多汁的药来治,比如麦冬、阿胶、地黄、枸杞子等等药为治才是正治。苦药能燥,用苦药为主来治燥,不是火上加油吗。辛药也不能直接的滋润,在众多辛药中,真正能直接滋润的也只有当归等少数几味药而已。但从上述的治则最后句来看,“以苦下之”所以这治疗的原则,应该是针对秋未冬初季节,大气干燥,又着风寒的人。秋未冬初,气温变化大,早晚的温差有时十几度的,人常常会着了风寒,所以治疗得以上述的方式进行。代表方是《温病条辨》杏苏散(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轻宣凉燥。但对于其它季节的燥和体内阴血亏虚的燥治疗又完全不同了。
比如初秋时的燥,因为天气较热,暑气还没退,所以治疗上又得选择“清燥救肺汤”为好,其它身体内阴血亏虚的燥,则更是要用甘药来滋养,并且还要酌加点酸药来收敛,加点辛药来行药。上焦肺燥的可选择梨子、麦冬、五味子、沙参、人参等;中焦胃燥,因为胃为阳明多气多血之腑,所以治疗胃燥还清养结合;下焦肾精亏虚的,则以枸杞子、地黄等以真肾补精。
但不论是何种内燥,治疗的根本在于脾胃,要大补中气以生津液,离开这一根本,治燥也是空谈。但对《内经》中佐用辛药,是有理的,燥邪伤人,必伤阴血,脉也为之不充而使血流不畅,所以在养阴时,加用辛散行会明显的增加效果。上次本人说到养阴要佐用活血药,也是取活血药的辛行之性,而增加药效。“冬门冬汤”中用到了半夏,也是去伏痰,宣散肺气以输布津液。
寒和热(火)相反,治寒“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有人理解为甘从土化,土能制水;土能生火,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我见到一文章,对佐药的理解更是可笑:苦而辛,亦热品也,故以为佐。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伤寒内燥者,以辛润之,伤寒内热见血者,以苦坚之。
这样解说,不要说用来指导临床治疗,就是自己的话都不能自圆其说。
寒邪伤人,先伤的是阳气。但寒性趋于下,寒邪伤人,还会见到气机下降,比如一个中气不足的人,受寒了,首先见到的是拉肚子等病症出来。此时用辛热或者咸热的温阳药来治疗,因为温阳药不能有升提的效果,所以对治疗上效果反而不是很明显。而补气药有很好的升提作用,所以治疗寒邪伤人反而用甘热药。
佐药用苦辛,用苦药是因为寒伤伤了阳气,阳气虚则无力气化而内湿成,用苦药来燥湿而已,说到什么苦坚,无非也是湿去则阳复,阳复则肾安,并不是说什么黄柏苦坚什么的。寒性凝滞,会影响气血的通畅,所以用辛药来和血。
对这条治疗原则可以分为两部分,“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这是指外寒伤人的治疗。《伤寒论》“麻黄汤”中用甘草和桂枝两药组合,达到甘热生阳的目的,所以体现了“治以甘热”,苦能泄,所以用杏仁之苦下肺气,再以麻黄、桂枝的辛散来祛邪。
“以咸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这应指的是内阳虚生寒的治疗。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所以治疗上得以咸药来治,当然这咸药也是咸热之药,比如鹿茸、海马等咸热药来直接温补肾阳。“以辛润之”,这辛药,一是我上面反复强调的辛药的行散以布津达到润的目的;另一方面的意思是指巴戟天、菟丝子等补肾药。肾阳虚则无力气化水湿,所以加用苦燥药来化湿邪,让肾得安,这就是坚肾。
近年有一部分人,治寒片面的从四逆汤,并且重用辛热的附子、干姜,而轻甘草,有的几乎把附子看成神丹妙药一样的对待,临床上乱用附子。这是不对的。
本人对于温阳,用的是“大剂量黄芪+四逆汤”为基础方,再加鸡血藤、当归等辛散能行的药来让整个气血通畅起来,以达治寒之本。
六种自然气候,如果正常、不过,叫“六气”;要是太过、有异常,就叫“六淫”。
外界遵循的规律,身体内部同样也遵循。风寒暑湿燥火,表现在人体是什么样的?
这“六淫”,与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又有哪些关系和影响?
今天,我给大家展开聊“六淫”,讲干货。
风
我们讲过,风的要点是对流,造成对流的原因,通常是温差。所以在身体里,如果有一部分热,有一部分寒,就容易形成风的象。
风的特点就是“流动”,自然界是这样,在人体里面也是这样。
一、风是阳邪,易袭阳位
风最容易侵袭人体属阳的部位。这些地方都是露在外面的,温度的交换比较剧烈,所以这些地方就容易得病。
对风的进一步认知:没有单纯的风邪致病。
单纯的风邪致病,就叫风寒。风的本质,是对流,是温差,也就是说,如果只是风邪致病,就意味着人体跟外界有温度交换,通常这个温差都是降温的过程。
除非人的生活环境长期是 40 度,那就是热,但是一般环境,都是 37 度以下,外界环境通常都比身体温度低。所以单纯的风邪,是不存在。经典著作里有伤风、中风,中风不是指大脑中风,是“伤于风邪”,它本质上是伤于寒邪。只不过这个寒没那么严重,是热交换过程中,热量损失过度了。
头痛、鼻塞不是典型的风的问题,很多痛都是寒导致的。我之所以放在这里给大家讲,是因为风寒、风热都容易出现这些症状,所以只要出现头痛、鼻塞的症状,就认为是风的表现。
痒,通常都是风的表现。像瘙痒、咽痒、鼻子痒、眼睛痒、耳朵痒,这就是风邪,风就意味着有寒又有热。不过实际治疗时,有时并不是寒热并用。比方说有人鼻子痒、眼睛痒,但热象并不明显,可以单纯用一个方向的药,都用驱寒的药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有痒的症状,通常都是有寒又有热。
二、善行数变
“善行数变”,就是有很多的变化。自然界的风是运动的,且变化很大,所以在身体里面出现一些变化的时候,诸如痒、风疹、行痹,我们也认为它是风邪。
风还有一个特点,是容易跑。得了风疹,这里抓一下起个包,那里抓一下又起个包,居无定所,就好比自然界里风的流动性,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种老年人比较容易得的病,今天这处关节痛,明天那处关节痛,中医里叫“行痹”。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年轻人有身体不同部位到处痛的情况,比方说肚子痛,一会儿这痛,一会儿那痛,那不是风象,而是叫气,气也是可以动的。
三、主动
风还是主动的,怎么解释呢?
风的特点表现在自然界,是空气的流动。表现在身体里面,是有的部位寒,有的部位热。比方说上热下寒,就会出现风。如果身体里面有寒热不均的情况,就容易出现眩晕、颤抖,这样一些表现。
假如身体里面单纯有寒,或是热,身体一般都知道怎么处理。单纯有热,身体会自己调节,像长包、溃疡。出血也是调节手段,当然出血是有前提的:火特别大、水少或者水不能被利用。这几种情况下,就会出血。一般来说是长包,比方男生长青春痘,就是火没有地方去,就长出来。还有人长疮、疖子、痈,都是因为火很大没地方去,身体会自己消耗掉。
发脾气,实际也是宣泄火。
单纯的火,身体比较知道怎么处理。身体的指挥棒,在发现有火时,就去清热,把火消耗掉;有寒时,感觉冷,能量不足,就指挥身体产热。指令都是一刀切的,如果既有火又有寒,身体就不知道怎么搞了。
比方说风疹,也就是荨麻疹,还包括一些湿疹,都是跟风挂钩的,既有火又有寒,身体就没办法调节。有寒的部分应该加热,一加热,身体就反馈,不能加热!所以让身体自己好,就很困难。
有人患风疹十几年,一会儿好一会发作,身体很敏感,吃两个瓜子花生就发作了,喝点酒又发作了。这就是因为身体既有火又有寒,是有风的表现。
很多过敏,也是风的表现。现在很多小孩都过敏,因为小孩自我调节的能力比较差,其实一般跟父母、环境、思维有关系。国外有很多小孩,随身带哮喘的药,这以前是外国人的事情,现在看起来,中国也多了。
我们现在的小孩过敏的特别多,总结起来,就是由于这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小孩没有机会接触那些所谓比较脏的东西,从来没碰过不好的,稍微碰一下,就麻烦了。
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澳大利亚一个学校,很多小朋友都食物中毒了,有三个中国小朋友却没中毒,还帮着老师们一起照顾同学,很逗。因为中国小孩都练出了“铜墙铁壁”,相对而言,当地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总吃特别好的食物,万一吃得有一点不好,那就完了。
当然,绝对不是要大家主动去吃地沟油。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过度注意所谓的干净卫生,“过度”本身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不可能总在干净的环境中。永远没有恶劣的刺激源,身体的免疫力就不行,因为没有碰到过某种情况,身体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第二个原因,就属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的。
为什么会出现从没有接触过过敏源的孩子,就是由于父母过度关注。爱本来是好事,但是爱得太多、太满,反而是“过犹不及”。如果家里孩子有容易过敏的症状,建议散养一点,别养得太精细了,孩子就会慢慢就好起来了。
尤其是有些孩子,对好多东西过敏,家长越是让孩子尽量远离过敏源,竭力给他们创造洁净的环境,就可能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小孩的成长进步是很快的,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引导,他的自愈能力很强,甚至很多时候不需要用药,就会自愈。成长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小孩的病是很容易治的。西医里说的免疫力,对应到中医,属于气这个层面,以后会给大家讲到。
中风,包括眩晕、震颤,都跟表皮的风稍微有点区别,是属于身体里面的风。中风之后会出现偏瘫的情况,偏瘫就是身体两边不对称。之所以叫中风,也是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不平衡,就会有对流,中医认为这是身体里面的风,所以叫中风。
眩晕,例如我们发烧的时候,一开始就是冷,感觉后心像泼了凉水一样,全身发冷;烧到38、39度,这时候晕头转向,就起不来床了。这是由于一开始有寒,身体要发热。还没热起来的时候,身体没有发汗,寒还存在。一旦身体热起来了,升起了新的风象,就表现为眩晕。大多数眩晕,都是风象。头痛就是寒症,火又往上走,形成了寒热交织的状态,也就是风。
掏耳朵造成的晕,是另外一回事,用西医的解释更容易理解,影响到了平衡结构系统,就产生了眩晕。再比如早晨起来头晕,用白箱的方法来说,多数是颈椎有问题,但是用中医来解释,就是寒热不均,身体自己调节不好。当然也可以说是颈椎的问题,因为自身调节不好,所以颈椎一边高一边低,一边紧张一边不那么紧张,供血就会出现偏差,这是殊途同归的。
震颤,也是风引起的。
寒
寒就是温度低。准确地说,并不存在寒邪,寒邪是温度低,火邪就是温度高,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寒邪,都是温度的表现,方便起见,温度低,我们就叫寒邪。
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容易伤阳,很容易理解。人是恒温的,寒来了之后,身体要用热来对抗寒冷,否则肢体就会降温,生存环境改变,人就不能存活了。如果寒很多,人体的阳气就容易受伤。
寒有表寒和里寒的区别。表寒是伤于表面,里寒伤于脾胃、身体里面。里寒是教科书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人的体表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寒邪容易伤的是表,而不是里。通常教科书所称的里寒,是有问题的。其实伤于脾胃也是表寒,因为脾胃就是体表,这个概念千万不要搞错。
治疗脾胃的问题,像吃了冰激凌肚子痛,应该用表寒的药。真正的里,是很深层次的,不是消化道表面。所以我们要清楚,不要把表当成里。真正的里寒,像肾、肝、心、肾在很深层的地方,所以里寒一般不是外部环境造成的。
一般寒都容易伤表,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有热交换的,只不过表分为三个层面: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通常的感冒都是这些地方。感冒,就是感受四时不正之气。人体最容易跟外面接触的地方,是最容易出现寒邪的。因为人是恒温动物,当温度下降到身体受不了时,就受到了寒邪。
有一种情况会让孩子免疫力很低,就是总穿很多衣服,孩子就特别容易感冒,有一种冷是妈妈以为你冷。另外一种情况,大家通常不认为是坏事,有的妈妈只让孩子喝温水,该喝凉水时也不喝凉水,这样的孩子从小就阳气不足,跟穿很多衣服是一样的道理。严重的,等到孩子将来长大,女孩子就可能宫寒,男孩子就可能阳痿。
穿衣服和吃喝是一样的道理,消化道和皮肤也是一回事。始终不接触凉的,一接触就可能生病,拉稀、肚子痛、发烧,什么都来了。该吃就吃,夏天天气炎热,吃点冰激凌、西瓜降降温没什么,平常喝点凉水也没事,从来不接触就可能出问题。比如一年到头吃素,来一顿肉肯定没法消化。一定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孩子就会健康成长,会给家长省很多心思,要不然总带孩子去医院。可见学中医对于养育下一代,也有帮助。
“伤于脾胃也是表寒”,这个概念很重要,一旦把它定义成里寒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里面是要保护的,那就不能随随便便吃冰激凌。消化道就是表,表就是要经受锻炼的。吃点辣椒是正常的,因为寒要锻炼,热也要锻炼,辣椒就是热。当然没有必要因为“锻炼”改变饮食习惯,每天没有冰激凌就不行,那也不可取。
回到我们的题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不是说阳邪一定袭阳位,阴邪一定袭阴位,阴邪也可以袭阳位,要看它的特点是什么。寒肯定容易跟外面发生关系,所以更容易袭阳。
二、寒性收引
寒的要点就是“收缩”,比方毛孔的收缩,肌肉的挛缩,血管壁的收缩等等,都是寒的特点。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热胀冷缩,只有水特殊,水在零度成冰的时候是膨胀的。所以但凡在身体里出现收缩的,大家要注意,看是不是因为寒。
比方说有些高血压患者到了海南,就不用吃药了。因为老年人阳气不足,之前血管处于寒的作用下,血管壁没有弹性,一直处于收缩的状态。到了很温暖的地方,血管壁的弹性恢复了,变得很柔软,所以血压自动就下来了,不用吃药了。
寒性收引,收引就是很多都表现为收缩的状态。比如毛孔收缩,人是很智能的,当冷的时候,自然就把散热的机制调小了,毛孔是出汗的,水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能,所以毛孔一缩,汗就出不来了,一般就不会散发那么多热量了。当然也有人出冷汗,寒很过的话,收缩就过分了,导致驱寒的能力也没有了。
除了毛孔收缩,还有经脉、血管等其他的收缩,像血管收缩很厉害的时候,就不供血、供氧了,像手脚末端的冰凉,就是由于血管收缩。
三、寒性凝滞,主痛
我们通常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个不通,有很多都来源于寒的作用,因为寒是收缩的,收缩了,就堵塞不通畅了。
一般来说,寒的痛是比较剧烈的。头痛有很多种,有一跳一跳的痛,有很沉重的痛,有像针扎一样的痛。通常,疼痛程度比较高的是寒的痛。患者觉得里面又冷又痛,有的没有冷,就是痛。瘀血的痛,就是针扎一样的痛。跳着痛,一般来说都跟血挂钩,像寒跟血、气跟血、火跟血,这三个都可以导致跳着痛。
寒导致的痛,大家都愿意用加热的办法去缓解,确实用加热的办法可以有效的缓解。喜欢烤、用热水袋焐着、用暖宝宝之类的。一般来说,加热会缓解,但无法根治。加热之所以不能根治,是因为这个热是扩散性的,这种热不能把寒完全打开,当热撤走之后,寒又慢慢回来。这个热的能量,普遍不足以打开不通的地方。一边扎针一边加热,效果就好很多,往往这种情况下能发现痛的地方会出汗,汗一出,寒就跟着没了。
暑
暑的特点是:火很大,水也很大。
一般来说,暑都是自然界的现象。例如到了夏天很热的时候,容易导致暑的病邪发作。但暑不仅仅是外界环境有,身体里面也挺容易出现。比如蒸桑拿,我这里指的是湿蒸,它是人造的暑。
发高烧,就是一种暑象。发高烧后舌苔是黄腻,黄是火的表现,腻就是湿的表现。还有中风,中风病人急性期过后,也是黄腻苔,是由于中风环境下,需要解决脑里的梗塞,或是出血的问题,身体里的资源都往上调。
就像一个国家的首都发动叛乱,周围的武装力量都向首都汇集。当中风发生时,人体会调动几乎所有资源,去解决大脑里面的堵塞或是出血,结果导致气血翻涌,这时病人脸色是很红的,也有可能发烧,折腾一下之后,舌苔就变成黄腻苔了,这也是身体里面的一种暑象。
一、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是火热之邪,是很热的表现,出现的都是热象,例如面赤、目红、心烦。
二、暑易伤津耗气
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伤津耗气。夏天很热,中暑会出很多汗,汗出多了就损失水分,也就是伤津。同时,出汗很多也带走了很多能量物质,叫气,也就是耗气。
中暑后人还容易晕倒,中医讲暑邪很容易扰乱心神,容易晕厥,也是暑邪的一个特点。
三、暑必挟湿
暑是火大加水大,水大就是湿,所以身体会出现一些湿重的表现,比如困倦、胸闷。
湿
湿有两种。
一种是湿热。就像蒸笼,下面有火蒸腾水,湿热是由火导致的湿。人体里各种上火,都能导致湿热,比如发了一顿脾气,肝火旺导致湿热;吃火锅,胃火导致湿热;喝酒也可以导致湿热,喝酒后心跳加快,温度升高,这也是火的表现。
火大了之后,身体就会用水去对冲,随着火越大,身体里面的水就变成了湿气。水很容易补充,多喝水就行了,喝的水就转化成湿。人体里面 70%是水,当火大的时候,就会用一部分水去跟火中和。水的存在形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水,就是湿,这个湿还可以在温度降下来之后,又转化成水。
正常人身体应该有一定的湿,太多了,就是病。身体里面但凡有火,就可以导致湿。哪里上火,就蒸那里的水。所以有人湿气很大,红豆薏米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人生火导致的湿,单纯的去湿解决不了问题,叫扬汤止沸。
另外一种叫寒湿。如下图,在玻璃上哈气凝结成水,当水是弥漫状态的时候,就会凝结在温度低的地方,这个也叫湿,不是水,不是正常的水液存在的形式。
所以,一个人“湿气大”,要搞清楚是哪个湿气大,是寒湿,还是湿热。
湿热和寒湿的区别:寒湿多数在局部,通常在关节,都是散热快的地方,比如肩关节、膝关节。寒湿是因寒而得,湿热是因热而得。寒湿和湿热在舌象和脉象上,也都是不一样的。
但两种湿邪又有共性特征。
一、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
湿阻气机,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就不同。阻在上焦,就出现胸膈满闷;阻在中焦,人就不想吃东西;阻在下焦,人就大便、小便淋涩不畅。
二、湿性重浊
湿性重浊,有湿的情况下,人就感觉很沉重。比方有人感觉头顶就像带了一顶帽子,像钢盔压着头,这往往是湿气很重的表现。还有人到了下午,脚都抬不起来,也是湿重的表现。
浊就是污秽,比如白带、脓这些东西。
三、湿性黏滞
浊跟黏,二者基本连在一起。得了湿性的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难好,黏黏糊糊,像狗皮膏药似的,贴上就去不掉。
四、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毕竟是水邪,有水的表现。火往上走,水都往下走。所以身体有火,多是上半部出问题,但不一定都是上半部。水也不是只往下走,但一般来说水愿意往下走,所以湿气是趋下的,通常湿都在下半身。比方脚很臭,臭都是因为湿气大。
足太阴经跟脾胃关系密切,脾胃就是化湿的。好多人的大脚趾甲内侧是坏的,就是因为湿气很大,这条经脉通常容易出问题,表现在趾甲上就是灰指甲、甲沟炎等等。所以趾甲坏了,也可以说明湿气大。
额外拓展一点,我和大家聊聊湿的心理来源。
中医讲“思伤脾”,如果在一个问题上思考的时间很长,或者总是思考不出结果来,就容易伤脾,进而产生湿,这是精神层面产生的湿。爱纠结的人就容易湿气大,很爽快的人,就没有什么湿气。
因为脾是主运化水湿的,脾的功能不好,就在身体里面留存了很多湿,可以是寒湿,也可以是湿热。所以比较纠结的人,大便通常都是不好的,很溏、很黏。不是因为火气大,或是吃东西产生的,大多数都是精神层面导致的脾胃虚弱。爽快、简单的人通常湿气小,简单的人不产生湿,而容易产生火,遇事与自己的是非观不一样,立马火冒三丈。
所以生活中,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纠结太长时间,时间一长,湿气就大。没有一生下来就湿气大的人,都是后天逐渐成为这样的,可能是父母、家人、环境造就的。如果能够改变一下,不再纠结,其实都不用吃药,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推而广之,减肥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不纠结,人就容易瘦。
但真正做到不纠结,其实也挺困难的。
燥
燥邪的特点,就是干。
在自然界,燥邪通常都在秋季,这是时间上的。空间上,例如从广州北京,水分大量流失,就是燥邪,人感觉到干燥。我们现在的生活半径太大了,在一个地方感觉很冷,跑到南半球可能就中暑了。
燥就是各种干燥的表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需要补水。燥引起的病很多,比方上呼吸道感染,到了秋天干咳无痰。还有一种病,叫干燥综合症,全身都很干。
一、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的主要特性是干涩,易伤津液,容易伤水,因为干,就对身体里面的水分提出很高的要求。秋天容易出现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的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小便、大便的干燥。
二、燥易伤肺
因为肺跟外界直接相通,空气中含水量比较低时,肺的水分就会迅速的丢失,所以肺就容易受伤。另外在中医的体系里,皮肤也归属于肺。通常在干燥的环境里,首先丧失水分的是皮肤和呼吸道,这两项都跟肺挂钩,所以燥邪最容易伤的是肺。
火
火的特征就是热,热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是往上走的,水是往下走的。往上走,所以容易在身体上部发生病变。比如五官在头面部,眼睛容易得针眼、红眼病,鼻子长包、流鼻血,口舌生疮、溃疡,一般耳朵相关的病比较少。
干眼症是由于眼睛干涩,是燥,以水少的特性为主。红眼病就不一样了,也有干的表现,但更多的是火烧火燎,以火的特性为主。一般来说,火大容易出现口干,红眼病也容易出现眼睛发干,因为火大,身体对水的需求量增加,造成一个相对的水火不平衡,人感觉水少,其实水未见得是真的少。
人一般在有火的情况下,就会补水自救。
二、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
壮火食气,就是说当人的火很大时,会消化人的气。气的相关内容,我们以后会聊到。
我再补充四个字:少火生气。意思是,火很大会消化人体的气,反之,微微的火,就会促进人的气的产生。
这两个词,对于我们日常的运动养生其实就有很大帮助。壮火,相当于剧烈运动。少火,就相当于微微冒汗的运动、有氧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壮火消化气,少火是促进人体气的生发,所以养生要少火。一般运动员不长寿,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在做“壮火食气”,运动的状态,是人造的火象。
三、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火性急迫,容易生风动血。因为有火,跟别的地方有温度差,就会生风。火很大,导致血乱跑,就容易出血。
四、火性躁动,易扰心神
火很大时,有想打人的冲动,容易扰乱人的心神,甚至可能出现癫狂、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