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绍丨谈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

文 / 健康信息大全
2021-11-07 19:54

什么是清阳?什么是阴火?阴火为什么会上冲?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又都表现出哪些症状?李东垣说得很明白。他说:“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脾胃不足,荣气下流而乘肝肾,此痿厥气逆之渐也……既下流,其心肺无所秉受,皮肤间无阳,失其荣卫之外护,故阳分皮毛之间虚弱,但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也。”他所说的“荣气下流”,正如他在《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中所说的“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其实一也”,是清阳下陷的同义词。清阳本应发腠理,若不发腠理,而反下流肝肾之分野,就会皮肤无阳,因而恶风恶寒。他又说:“但避风寒,及温暖处,或添衣盖,温养其皮肤,所恶风寒便不见矣。”这是他把内伤清阳下陷的恶寒,和外感表证“重衣下幕”尚不能彻底消除的恶寒,作了明确的鉴别。

他解释阴火上冲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其症状是:“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也亦解。”这说明,促成阴火的物质基础,是下流肝肾的脾胃之湿,而其所以化为阴火,并使之上冲,关键在于“闭塞其下”。因为脾湿下流,在一般情况下,只不过是清阳下陷,只有在脾湿下流的同时,又闭塞其下,如下窍或下部某些脏器湿热肿胀,脾湿不能外泄,才能滞留不去,化为阴火。因为“火之为物,本无形持,不能孤立,必与一物相附丽,而始得存”。(费晋卿语)也就是说,脱离开病理组织或病理产物,火是不存在的,而下流之湿,闭塞其下,正好郁遏下焦阳气的升发运行,使其附丽而化为阴阴火既不是生理的需要,就必受正气的排斥,不能下泄,就必然上冲,所以才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这段文字对于阴火的成因与症状,解释得很具体。

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具体说明见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但其理论根据,实创始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里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的清阳,是指饮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之轻清者。走五脏的浊阴,是指营养物质之稠浊者。出下窍的浊阴则指饮食物被消化吸收后残留的糟粕。归六腑的浊阴,则当是稠浊营养物质与糟粕之间尚未分解的混合体。这就是健康人对于饮食物消化后的吸收与排泄过程。如果营养物质之清者,不走上窍,不发腠理,不实四肢;而营养物质之浊者以及糟粕之类,不走五脏,不归六腑,不出下窍,这就叫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就形成了病态。

“飧泄”和“膜胀”,这只不过是“阴阳反作”之后所出现的症状重点举例而已。临床所见,清阳下陷与浊阴上逆,都各有其一系列的症候群。清气在下,除了出现常见的飧泄以外,还能出现带下、淋浊或崩漏下血等症状。同时由于肤表无阳,就时时恶寒,喜暖就温,以及惨惨不乐、声乏气怯、饮食乏味等。飧泄、淋浊、崩带等症,近代医学都归属于下部某些器官组织的慢性炎症,这些炎症的渗出和排泄物,也是浊阴,也出下窍。因此飧泄、带、浊等患者,不一定都出现阴火上冲。只有这些浊阴不出下窍,或者下窍不利而受到壅遏,即所谓“脾胃下流之湿闭塞其下”,才郁而化火,逆而上冲,这就叫做阴火上冲。阴火上冲常致胸中痞满,满闷也是膜胀之类。同时火寻出窍,这就会或从三焦找皮毛为出路,能出现不定时的躁热,倏又自汗,使郁火得泄而躁热暂解;或出肝窍而两眼昏花、头昏脑胀;或出肾窍而耳鸣、耳聋等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对于这一证候群也是最恰当的写照。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荣气上升,则为清阳,清阳是属于生理性的;而荣气下流,则为脾湿,脾湿是属于病理性的。其所以由生理变成病理,关键是劳伤脾胃,使脾不升清的结果。脾胃之气越下陷,下焦湿越重,越容易闭塞其下,出现阴火上冲的机会越多。反之,如果脾健气升,则湿化阳升而阴火就不容易产生。这就形成了一个公式:脾健→阴火衰,脾弱→阴火盛。这种关系,东垣称之为“火与元气不两立”。

生理性的清阳,既然可以由于劳伤脾胃而转变为病理的脾湿,那么要从病理状态的脾湿恢复正常的清阳,就理所当然地要求之于脾胃了。因此,治疗清阳下陷,必须补中益气。参、术、芪、草是必用的药物。在出现阴火的情况下,酌加苓、泽以利下窍,也是必要的。祖国医学中有所谓“甘温除大热”一法,就是指用参术芪草补中益气以治疗清阳下陷的发热而说的。

东垣补中益气汤,是治清阳下陷的一首示范方剂。其余如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除湿汤、益气聪明汤、除湿补气汤,都是在补脾升阳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而成。而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则是兼治阴火上冲。东垣《脾胃论》深得《内经》之旨。古人云:“不读东垣之书,则内伤不明。”这是深入体会的评语。

整理者按:李东垣的“清阳下陷”“阴火上冲”理论与补中益气汤诸方的“甘温除热,”是中医学的争鸣已久的问题,说法很多,至今尚无定论。先生探讨这个问题,不以其他理论妄作推测,而是紧紧围绕李东垣的原文原意进行分析。(这就是正本清源,也是先生探析凝难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仅此还不够,上挂还须下联,唯此其分析推论才条理、逻辑、系统。所以先生又联系《内经》关于清阳与浊阴的升降及脾胃的生理病理论述,最后得出脾健→阴火衰,脾弱→阴火盛的结论。脾虚不能升清,则清阳下陷;脾湿闭塞于下,则化为阴火;阴火冲逆于上,则发为燥热。因此治疗就必须补脾益气,升阳散火。补中益气汤等方的组成正本于此,也是“甘温”之所以能“除热”的原因所在。

其实,“阴火”之名,很不妥当。火本属阳,何以名“阴”?李东垣乃医学大家,不会不晓此理,然而所以冠以此名,是有深意的。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体会之,一是相对清阳而言,清者属阳,浊者属阴,不为清阳(正气),则为阴火(邪气);二是取义火生于湿浊下流,生于湿浊闭塞,下本属阴,湿又属阴,火生于阴,故名。总之,我们认为先生关于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的探析及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