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师承中医的从医之路
本人作为刘志龙老师的学术继承人,很高兴有机会可以正式跟他学习,希望通过3年的学习,能够学到刘老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刘老师经常发表一些有关经方、养生的帖子,我们在网上常有互动后,遂萌生了想跟刘老师学习的愿望。我和刘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2011年的南阳经方会议上,第一次参加经方学术会议的我,一切都懵懵懂懂,感到新奇。当时刘老师对我这个小辈爱护有加,让我深受感动。机缘巧合,我进入了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莲花路门诊部刘敏如学术传承室,期间就利用休息时间跟随刘老师侍诊抄方。后来很荣幸地成了刘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这是刘老师对我学习和工作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给我的莫大鞭策。希望通过师承学习后,做好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并使自己的临床水平更上一层楼。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跟诊期间所了解到的有关刘志龙老师从医之路的片段,希望可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刘老师的人格魅力。
从《大医精诚》说起
《大医精诚》出自唐朝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刘志龙老师在大学期间读此文后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而影响了他一辈子的从医生涯。《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一是医术精湛,即要求医生要有高超的医术,医术乃“至精至微之事”,学医之人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心救人,即要求医生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般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因此,刘老师在临床中时时刻刻都是以患者为主。
从医生脾气说起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脾气,但是作为医生,一定要收敛自己的脾气。受《大医精诚》的影响,刘老师在临床中从来不发脾气,因为他觉得,人在承受病痛时是最无助的,用良好的语言与患者沟通,是建立医患信任、消除医疗纠纷的最好良药。因此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他常对患者说的话就是“对不起,让你久等了”“让你饿着肚子看病,不好意思”。很多患者听到这话总是一扫久等的焦虑,反而觉得是自己不好意思,耽误了医生的下班,让医生饿着肚子为自己看病。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可能就会给患者心灵上带来莫大的抚慰,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爱。对于心事重重的患者,刘老师则普及必要的心理减压方式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对于絮絮叨叨的患者,刘老师也总是巧妙地说,你的故事很精彩,我们下次再听你说,后面还有一大堆的患者等着,该让后面的人看病了,你看可以吗?这类病人往往一听就明白,立马带着歉意和感激离开。我们觉得刘老师就像一个牧师,不但会看病,还会做心理辅导,打开患者的“心结”,成为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修复工程师。
从“七毛钱的药方”说起
那是一个手癣患者,刘老师开了七毛钱的外用中药方让他泡手,当时徒弟们都“笑”刘老师:药钱还没挂号费贵。可没多久患者的手癣就痊愈了。对此《羊城晚报》曾以“他用七毛钱的药治好过病 他常开的药方只需几十元”为题进行过相关报道,并提到“使这些徒弟与他结缘的,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岭南经方沙龙’论坛。这是他在网上创办的中医学术论坛,目前点击率已过十万。这里集结了岭南地区众多的经方医师,除刊载经方经典的理论、文摘外,经方爱好者们还可发表自己遇见的疑难杂症及诊治经验,相互交流,氛围极好”。刘志龙老师在临床上经常教导学生要为病人着想,药方不要开太大、太贵,尽量不要增加患者的负担。有些疑难病需要用药多,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重药材,实在无法代替者考虑用药粉冲服,这样会便宜很多。
从中医梦说起
1988 年,刘志龙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他要求到当地的附属医院当一名医生,可命运却阴差阳错地安排他留校当了一名教师。在当时,做高校教师无疑是一份既体面又稳定的好工作,但他却始终揣着“从医”的梦想。1994 年,他博士毕业,南京中医药大学又强烈要求他留校。但是,刘老师依然要圆他那个悬壶济世的“中医梦”,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来到珠海当了一名普通中医。20 多年过去了,刘老师有了多重身份: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南粤最美中医,珠海市十大名医。兼任多个学会的会长、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然而,无论名片上的头衔如何更换,在刘老师的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领导,始终觉得自己就只是一名普通医生,一个实现了“中医梦”的追梦人。
从业余时间说起
医生工作繁忙,业余时间少,但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深造的职业,繁重的日常工作外,剩余少量的业余时间亦不可荒废。我们经常笑刘老师是“夜猫子”。因为那时他经常在凌晨一两点还在自己创办的“岭南经方沙龙”上答疑解惑和浏览学习。正是他这样不放过周末假期和夜间休息时间辛勤耕耘,所以才在实现了自己中医临床梦想的同时,还出版了10 多部医学专著,完成各级科研课题20 多项,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60 多篇。他的事迹和学术思想在《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江苏中医药杂志》《南方都市报- 名医栏目》《羊城晚报》《珠江晚报》、珠海电视台等均有专门报道。而且刘老师通过致力于推动纯中医治疗理论,旨在打造中医诊疗特色,突出中医的简、便、效、廉优势,特别是其以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突破以及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效果,在省内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内容摘自《三年难得师承录》,此书出自刘主任高徒黎崇裕医生,从师传、徒承和师徒对话三个方面,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作为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在3年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学习期间的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