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肉桂药性与用药考证(上)

文 / 纽小澳健康小护卫
2021-09-01 09:10

今天来讲桂枝这味药,桂枝是樟树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肉桂的树皮也能入药,就叫肉桂,也是常用的香料,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总得来说肉桂和桂枝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位来入药。

先来看一下药典上桂枝的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肉桂的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从两者的功能主治上来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偏于解表,一个偏于温里。

那么这两者到底有没有什么区别,指导临床用药的药理成分是不是有很大不同,这些疑点不搞清楚,那么临床用药的指导依据就非常不扎实。

我直接说结论,这里不讲具体考证过程了。在宋代以前,入药的只有一味药,叫桂枝,但是这里的桂枝是用肉桂来入药,不是今天用的干嫩枝桠,也就是说在伤寒和金匮当中的方剂都是用今天的肉桂来入药。从宋代以后开始逐渐的分为桂枝和肉桂两味药,从药性上做出区分。

一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明确的区分肉桂和桂枝,咱们今天药典上关于两者的功能主治进行区分也就有六十年的历史。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肉桂和桂枝的药理成分是一模一样的,这个很好理解,同样一棵树,嫩枝叫桂枝,树皮叫肉桂,成分当然一样。

这其中主要的药理成分是桂皮醛。桂皮醛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它。桂皮醛是一种挥发性的油类,有浓烈的香味。

前两年有一个特别火的保健酒叫劲酒,广告语很好,劲酒虽好,切勿贪杯。它的主要药效成分就是桂皮醛,桂皮醛有扩张血管,加快心率,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能改善生殖器的充血,对于阳痿有一定的作用,咱们普通老百姓就把它当成了补肾壮阳酒。

但是也有问题,心脏不好,有冠心病的,心率本来就快的,千万别喝这些保健酒,最近几年爆出来了不少喝这些保健酒猝死的,网上可以查到这些新闻,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酒精中毒,是因为桂皮醛摄入过量导致心率过快猝死。

还有就是湖南人经常嚼的槟榔当中,也含有桂皮醛,这里利用了桂皮醛有抗氧化防腐的作用,同时呢,会让人更容易兴奋,很多人第一次嚼槟榔的时候,会有心跳加快,头晕的感觉,其实有一部分就是桂皮醛的作用。

说到防腐,另一个例子就是埃及的木乃伊,为了使尸体不腐烂也会用到肉桂。

另外就是口香糖里也添加了桂皮醛,这里是利用了桂皮醛能杀死口腔中的细菌,减少口臭的产生,所以口臭严重的听友,平时可以多嚼一下肉桂了。

回过头来看,桂枝和肉桂在临床用药上有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区分呢?用事实来说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但是这两者有一个用量的不同,肉桂里的桂皮醛含量高,桂枝里的含量低。

桂皮醛是不溶于水的,咱们煎的时候,它是飘在最上面一层的油脂,但是它会挥发,煎的时间太长了,这些有效成分就挥发没了,现在测定两者煎到四十分钟左右的时候,药液里的桂皮醛含量是非常接近的,大部分药理成分都挥发出去了,所以为了保证药效,桂枝和肉桂都应该后下,不宜煎的时间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