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结一果,我的经方路——胡冯伤寒体系介绍

文 / 小王说健康
2021-08-27 00:08

本科在校学习期间,经方并未触动我的内心,真正在临床上接触经方,并感悟到其魅力,是本科阶段在太仓市中医医院,跟师于我现在的师父高红勤先生,见其以麻杏石甘汤退热止咳,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平喘固脱,以五苓散治水道不利,均取效迅捷,非书本方、时方所能比。

后来我读研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得导师李艳慧教授、伤寒经典病区万晓刚教授引领,进一步深入学习《伤寒杂病论》,为今后自身修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我接触到了胡希恕先生六经-四则经方方证体系,相见恨晚,从此手不释卷,滋滋与此,条条笔记。2021年又得胡老亲传弟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的亲自指导,进一步加深了对胡老伤寒体系的理解。从本科实习至今,《伤寒论》研习前后历经十年,最终在胡冯体系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方证辨证思路,将其概括为“三二四二三法则”,现将此分享给大家,若能有所借鉴,也是患者之幸,先师仲景、我的诸位老师、胡冯老之功,若有不当之处,恐是本人仍学有不足,还请不吝赐教。今先简要论述胡冯体系,为“三二四二三”法则的介绍做好铺垫。

一、正本清源,走出思维混沌

孙思邈曰:“读书三年,使谓天下无病不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在校学习时,感觉自己学的头头是道,掌握了中医学的理论知识,任何疾病都不在话下,但进入临床我们就闷了。不是讲风寒感冒是恶寒重、发热轻,舌淡吗?可为啥我这个病人热度也不低,舌头还是红的,难道是寒包热?可问了一圈,病人也没啥里热的证据啊?不是说大承气汤是“痞满燥实坚”吗?可为啥看临床上老专家给腹泻的用大承气汤?不是说口干饮多是热证吗?可又为啥一派虚寒的病人他也出现了这个症状?为啥有的书讲桂枝汤是表阳虚,阳虚还能解肌?理中汤是里阴虚,阴虚不应该用点时髦的养阴药吗?为啥……又为啥……有太多混沌无法解释,有太多的理论盲区无法分清,一句中医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特色真的有说服力吗?

要搞清楚这些,还是要从上古时代谈起,知晓传统中医学的发展进程和医学流派、理论体系的分化。章太炎曰:“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

上古时代,重大的医学进步是脱离的“巫”的统治,以人的具体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研究自身的生理病理和找到养生、疗病的方法。但当时却有两大医学流派,虽其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不尽相同,然理论框架和逻辑辨证方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生死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是说医经家治病使用经络脏腑的理论体系,重视病因、脏腑经络、五运六气,以针灸酒醴治疗疾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代表著作,如《黄帝内经》、《黄帝外经》(轶)、《白氏内外经》(轶)、《难经》等;另一边“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经方家治病依据八纲的理论体系,重视证候反应,应用单药、单方、复方等治疗疾病。代表著作则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论》)等。然经方派的“三阴三阳”乃指病位的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性的阴阳,三二为六实为“六病”,至魏晋成无己、王叔和以之为医经派的“三阴、三阳经络”,称为“六经”,遂形成了千年的误读传统,并形成了许多的经方流派。

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许多著名医家逐渐认识到了思维混沌问题,如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医经与经方两者,“谱系不同”;现代经方家岳美中:《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章太炎之说更是振聋发聩:“中国医药,来自实验,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中间历受劫难,一为阴阳家言,掺入五行之说,是为一劫;次为道教,掺入仙方丹药,又一劫;又受佛教及积年神鬼迷信影响;又受理学家玄空推论,深文週内,离疾病愈远,学说愈空,此皆中国医学之劫难”。经方大家胡希恕老先生铿锵有力的呼喊:“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

二、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胡冯经方思维体系

源于对《汉书·艺文志》、《神农本草经》、《汤液经》的理解以及统观全书,胡老认为《伤寒论》是基于八纲的疾病认识观,无脏腑经络、五运六气概念,八者是证候的总纲,是辨证的纲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的“阴阳”就和《内经》的“阴阳”有所不同,仅仅是最自然的表达和对病性的描述,而表里之中尚有半表半里,是汉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的创造性发明,弥补了汉以前在疾病病位上认知的不足。

仲景全书俱现八纲理念: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称之为表阳实热证;2.太阳病中风,阳浮而阴弱……桂枝汤主之。称之为表阳虚热;3.太阳病,头痛、发热……麻黄汤主之。称之为表阳实热;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则是表阴寒证入里转为里阳实热证。根据条文“血弱气尽,腠理开……小柴胡汤主之”,我们发现,先师仲景运用八纲理论,观察病情,总结治疗经验时,认识到有的病不在表,也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因此以病位区分为基础,结合阴阳的分证,就形成了六病或六证,但绝不等于六经。

表即体表,是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壳;里指的是机体的里面,是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以及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管道;半表里就是表之内、里之外,胸腹两大腔间,诸脏器所在之地。单就解剖来说,“表里半”即如上述,西医同行也是能够理解的,但传统中医思维和现代医学思维毕竟不同,中医思维上真正的病位是指正邪斗争所反应的病位,而不仅是病变或病灶的位置,也就是说虽病变在里,但正邪交争产生的病症集中反应于表位,我们才称为表证,或称邪在表、病在表;反之虽病变在表,但病症集中反应于里位,称为里证,或邪在里、病在里。所以,无论什么病,都不出“表里半”三者的范围。

阴指阴性证,阳指阳性证。人体患了病,未有不影响机体的机能改变。这样的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就是较正常为不及。太过,机体则表现出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病症反应,称为阳证;不及,就表现出衰退的、阴沉的、抑制的等等病症反应,称为阴证。疾病虽复杂多变,但概言之,不为阴便为阳,故吴谦所著《医宗金鉴》曰:“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寒之寒性证,热指热性证。患者机体表现为寒性的证候,称之为寒证;患者机体表现为热性的证候,称之为热证;虚指正虚,实指病实。病尚未解,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机体反应显出一派虚衰表现,称之为虚证;病势进展,而人的精力亦能调动抗邪,机体反应出一派充实的病症,称之为实证。

在上述八纲基础上,《伤寒论》形成了独特的疾病认识观,将之概括为“六病或六证”,每证设有纲领性条文:

太阳病——表阳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里阳证——胃家实;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少阳病——半表里阳证——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阴病——表阴证——脉微细,但欲寐。

太阴病——里阴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厥阴病——半表里阴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因误读已成习惯,我们现仍称之为“六经病提纲”。

最后必须要提到的是,胡老认为“寒热虚实”四种病情对阴阳证的判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或者说寒热虚实是对阴阳的进一步细化和类比,阴阳之辨又需要寒热虚实来反证。于是乎,阳证者,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阴证者,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见下表)

阳证阴证属性太过属性不及

详细解释我们将在另一专题《三二四二三法则介绍——六经八纲体系的梳理和升华》中做进一步介绍,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代经方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