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之洛阳老秦说(三)
《黄帝内经》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通俗而言就是五脏主“养”,养须有度;六腑为“通”,通需有方。中医调理的辩证基础也由此而来,秦氏家学所提倡的孕前之“备”,更讲究体质辩证的整体调理,从而达到“备”的目的。
众所周知,岐黄之道把人体视为五行一体,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但是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五脏对应的由形生影的映射关系,即某一个脏器出现问题,其他脏器也会随之发生异常的原因,即使是学了中医甚至是从医十来年也未必能解释的清楚。
秦氏家学认为,肝(木)、脾(土)、肾(水)的功能对女性气血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孕前“备”之调理的初期会更偏向生门的“调”与“通”,再根据个人体征辩证作调整为“养”,此间则须尤其重视肾脏与女子胞(子宫)的形与影,从而达到因备孕而“理”的目的。
“肝”调节排精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皆依赖于肝气疏泄。很多女性疾病都是因为肝气疏泄不及造成的,比如乳腺疾病等。所以备孕期女性疏肝,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肝”亦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的月经、乳汁均是以血为用,故要补肝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如果肾虚就会影响到受孕,不孕或滑胎的辩证中多有肾之影。而中医上的肾虚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三种,过几天老秦另起一篇专门来讲一讲这三种类型的区分、调理方式以及生活注意事项。
“女子胞”主持例事和孕育胎儿,也就是子宫,属于五脏六腑之外的奇恒之府,“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便是如此。《类经》曰:“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受孕之后,月经停止,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而分娩。子宫的形态、温度都与胎孕有关,这也是宫寒或者子宫肌瘤患者不易有孕的原因,“温不足,而寒过之”这样的居所让你去住你可愿意?更何况是将居
所以老秦建议如果是为了“备孕”调理身体的话,可以先从肝脾肾这三个脏腑进行调理。肝,先通后补以为“调”;肾,先补再养以为“理”,另外还有下一讲老秦计划用一整篇来说的“脾之顺”,至于女子胞的“寒”、“淤”等影射自然也就随之而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