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叹气?

文 / 健康的蓝天
2021-03-28 18:09

人为什么会叹气?

气郁体质者通常面色发黄,没有光泽,郁结得厉害,脸还会呈青黄色。但是单纯从面色来说是很难准确判断一个人是什么体质的,一定要和大小便的情况、舌苔脉象结合起来,才能判断出到底是什么体质。比如气郁体质者多数大便发干,因为气滞,粪便在肠道里待的时间就会较长,水分被吸收得多。

气郁体质者最主要的特征是经常叹气,就是“善太息”。只要一个人坐在那儿莫名其妙、不由自主地叹气,那肯定是有不开心的事,或者潜意识里有不舒服的事。人为什么会叹气?因为气机不畅,人觉得闷、不舒服,无意识地就要通过叹气来舒展气机,这时可以吃点逍遥丸来疏肝理气。

气郁体质以性格内向者为主。性格内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向的同时情绪平稳,话不多,反应不激烈,也就是所谓的有“钝感力”,给人的感觉比较温和木讷;一种是内向话少,但是心里边门儿清,明镜似的,而且非常敏感,斤斤计较。

高度敏感又高度内向是很折磨人、很痛苦的,这种人容易憋出病来,先是气郁,气郁血就瘀,气郁水就停,瘀血、痰湿由此产生或更加严重。因为阴血、津液在体内是由气领着到处流动的,气虚、气郁就像汽车飞机没有动力。所以说,体质实在难以泾渭分明、截然分开,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很单一、单纯的体质在我们进入青少年以后就越来越少了,中青年以后基本没有。

气郁多病

生命在于运动,机体的气、水、血一刻不停地运行,只要运行不畅通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往往是气病在先,进而产生痰湿、瘀血,这是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水动血通,因此《素问•举痛论》中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抑郁症患者群体中,经常可以见到气郁体质的人。

失眠现象,而且如果是基于气郁体质的失眠,确实不太好治。心病还需要心药医,这个时候吃镇静安神的药往往效果都不大。

气郁体质引起的偏头痛、胸痛和肋间神经痛,主要是以胀痛为主。

女性患者还常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和乳腺增生。乳腺增生者如果是以气郁体质为主,表现为胀痛,如果是瘀血体质为主,则表现为固定的刺痛,像针扎一样。

气郁体质的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现象,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混乱。一般来说,月经量从初潮就少,一直不好,多数和肾有关系;月经量多、颜色又淡,和脾有关系;周期乱,多数和肝有关系。气郁体质的女性会痛经,瘀血体质的痛经和气郁体质的痛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月经多的那一天,症状开始缓解,就不怎么痛了,月经的第一天,经血要出没出的时候,特别痛。

气郁体质的人还容易得甲亢和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

气郁要养

气郁体质和瘀血体质属于一类,但为什么把它们分开讲?因为瘀血体质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肋更大一些,如果想减少瘀血体质的产生,就要在气郁体质这一阶段好好调理。如果在气郁体质阶段不注意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也不清爽了,动脉血管壁的弹性也不如年轻的时候好了,再加上气不行,很容易就形成了瘀血体质。气郁体质在某种程度上是瘀血体质的上游阶段,所以对于气郁体质的保养和呵护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其实,性格的内向和外向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内向的同时有一颗比较平和的心,也可以长寿,但是如果内向又敏感、又郁闷、又斤斤计较,就非常不好了。我建议这种人去做做瑜伽,瑜伽有一个风吹树叶式的动作,两只手臂向上伸直,两手指交叉,然后带动身体向左侧或者右侧弯。这个动作牵拉的身体侧面是肝胆经的循行部位,利于肝胆疏泄、气机通畅。

春季保养,舒展形体

四季养生应和饮食、精神、起居、药物、经络结合,只是更为强调上述方法应用的时间性、季节性。实际上,体质养生还应该结合空间、地域,时空结合、坐标准确针对性才能更强。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岭南沿海和西北高原的气虚体质养生就有差别。

在季节转换、气候变化的节点,就是二十四节气,尤其是春分、秋分、夏至、大暑、冬至、大寒及气温骤升骤降(如倒春寒、秋老虎)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倒春寒,指初春(一般指 3 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 4 月或 5 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 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有时持续时间长达十天半个月。李清照有诗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我觉得,应该说是老人、小儿、阳虚者和气虚者最难将息。在四季气候分明的地区,“春捂”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有助于阳气生发,二是有助于防御风寒。在倒春寒期间,也不宜再因为天气寒冷而像冬天一样吃大热大补的食物了。

对于气郁体质来说,四季保养应和瘀血体质一样,也是以春季为主。春季一定要舒展形体,舒展自己的情绪,春季是借助自然之力来改善血瘀、气郁体质的黄金季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傅杰英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