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医节 | 春天的百草味最香,这几个中医方子记下了吗?

文 / 官方深圳恒生医院
2021-03-17 18:21

中医药一直是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

传统中医通过望、闻、问、切

来判断患者身体情况

包括脸色、声音、胖瘦

舌苔、脉象……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在

治病 √

防病 √

养生 √

都极为突出!

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节日

是为了继承中医的精髓文化

让广大群众能够更好的受益于中医

并希望中医中药

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

造福人类而设定的节日。

每年的3月17日是我国的国医节

提到“中国国医节”

你会想到哪些关键词呢!

中国国医节

关键词

张仲景旧址 中草药

青蒿素 抗击疫情

中医药 针灸 冬病夏治

中医药“大省” 三伏贴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中医有“绝招”

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

“冬病夏治”的概念已然逐渐流行并渐渐深入人心

“冬病夏治”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我们也专门请教了

深圳恒生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修强医生

下面我们好好了解一下“冬病夏治”

冬病是啥?

在冬日阳气不足的前提下,以阴寒之邪为主、多因素复合形成“伏邪宿根”,进而导致了经气脉络严重受阻的病机特征。

夏治是啥?

夏季三月,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发泄,新陈代谢旺盛。阴阳消长,体内的阴寒邪气就处于最弱的阶段。阳虚体质者易于秋冬季节感受寒邪,或体内有“宿痰”、“伏饮”等阴寒邪气,则可于春夏两季助阳升发之势,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药物之阳借助机体生发之阳而起到抑阴补阳的作用,从而阳虚体质得到纠正,阴寒邪气得以祛除。

冬病夏治怎么治?

“用膏贴之,鼻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至肤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由此产生了三伏贴等收效明显的传统冬病夏治疗法。


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

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等。

那有什么好的中医方子可以冬病夏治吗

这可是好不容易从中医科李修强主任

那里得到的!

1. 白芥子+细辛——君药

味辛入肺,气温能散,故能利气化痰、温肺散寒、透达经络,善驱皮里膜外之痰。性温辛香,气盛味烈,功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与白芥子联用加强温散寒痰之功,共为君药。

2. 甘遂、延胡索、麝香、生姜

甘遂苦寒,泄水逐饮,消肿散结为臣药;延胡索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止痛,善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佐药;麝香辛烈窜散,化阳通诸窍,活血行经络,引药透肌骨;生姜辛温,引药入肺、脾、胃经,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二者共为使药。

在现代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应用中,较为常用的中药有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肉桂、麻黄、麝香、丁香、冰片、巴戟天,吴茱萸等等。在临床往往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进行选择和调整。

敷贴注意事项

热性病症(如阴虚火旺、痰热、咯血)以及皮肤过敏、瘢痕体质、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等情况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