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泰斗张锡纯:出现咳血、吐血、便血,这3味中药不妨一用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21-03-16 18:08

在近代,跟着中医泰斗张锡纯学用中医中药的人就涉及各个行业;而时至今日,张锡纯的医学经验对各个层次和领域的人来说,依然是大家习用的重要对象,或奉之为圭臬。

对于消化或呼吸专科领域的医者来说,更是弥足珍贵,张锡纯治疗出血的“理、法、方、药”可以指导现代医者的临床应用,且效验非常!

张锡纯治疗吐衄的方药:寒降汤、温降汤、泻肝降胃汤、保元清降汤等等

如果需要摸清楚为何消化或呼吸系统出现咳血、吐血、衄血,又可以详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看过张锡纯的医著,有的人或有疑问,在古医籍当中,治疗吐衄的方药那么多,张锡纯用治出血的方药又多是张氏亲自创制,是不是意味着以往治疗吐衄的成方都是不可取的呢?

张锡纯答说:非也!

张氏指出,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吐衄的泻心汤、治疗因寒而气逆以致吐血的柏叶汤都是好方子。

只不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据病患病证特点和临床经验,张氏也摸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跟着张锡纯学习张氏用药经验的人应该了解,张锡纯对治胃气不顺,气逆上行,以致出血的情况,无论寒热或虚实,张氏最擅用的降胃之品就是生赭石,而且一定会重用,其用量在六钱至一两不等。

一般来说,出血证多属急症,急则治其标,因此,面对出血的状态,必当以止血为第一任务。以张锡纯寒降汤为例,张锡纯自陈“通治血证”经验四步法:“止血、消瘀、凝血、补虚”。

然而,在张锡纯治疗出血的方药中,也有不以赭石为核心支柱的。张锡纯“化血丹”就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例子。

张锡纯化血丹,原治“咳血,兼治吐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

咳血之证,多原出于肺,吐衄及大小便下血,多是消化道血络出血所致。

对于以上病证,张锡纯却仅用了花蕊石(煅存性,三钱)、三七(二钱)、血余(煅存性,一钱)这三味药配伍,用以疗疾。

而这三味药中,血余的来源又极为巧妙。来看看配伍特色就知道了。

三七最为大家所熟知,它是强止吐衄的要药。

花蕊石,又叫做花乳石,明末清初的名医李中梓指出,它可以用于一切失血病证,妇人血晕,金疮出血(外用),且化血为水;孟河大家丁甘仁认为,花蕊石酸平之味,入厥阴肝,止吐衄如神,效瘀血为水。

张锡纯通过多次临证经验,非常明确地指出,花蕊石和三七一样,它们都是止血的圣药,也同为化血的圣药。二者最大的功效特点是化瘀血而不伤新血,所以将它们用治吐衄,愈后必无他患。哪怕单用三七四五钱或到一两,用治吐衄、大小便下血,都是有效的。

血余这味药在方中,又体现了哪些不同呢?

张锡纯指出,血余,它的化瘀之力虽然不及花蕊石和三七,但是它的补血之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血余本身就是采用壮年青年的头发制成,头发是人的气血所生,将它煅制为炭又提高了它治血的功效。张锡纯曾用血余炭治疗一名十多岁有大便下血的男童,其症数月不愈,请其他医者治疗不效,而后张锡纯诊察其脉弦数无力,采用生山药轧细作粥,调服血余炭六七分服用,每天2次,10余天便痊愈了。这个病例就是以调补虚弱的脾胃为先导,并以血余炭止血、补血生新,二药相扶疗病。

再回来看看化血丹这三味药,三七、花蕊石、血余炭,也正是以止血、消瘀、补虚为用。花蕊石、三七以止血化瘀功著,血余则以止血补血功著,在整体上,都是以止血为最主要的目的,但在这三味药之间,花蕊石、三七与血余炭,它们又各以化瘀和补血功见长,互为补助,相须为用。

张锡纯方药的用药量较为确当,在用法方面亦各有特色,化血丹所用之药需研细,分两次,开水服用。可以确定,这样的用法比直接用饮片效果要强。而有关方药用药形态大小的问题,实际上也应值得大家关注。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元御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