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四花是治疗低热的经验效穴

文 / 晨朗健康达人秀
2021-03-15 18:44

I导读:低热仅为一症状表现,除一部分病例为体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调外,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内在导致低热的因素。针灸治疗因体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调而致低热者,有良好的效果。对他病引致低热者,有解除低热症状的效果。

低热

【病案】

病例一:李某某,女,25岁。

主诉:低热3周。现病史:3周前咽痛愈后出现全身无力,食欲不佳,烦躁,测体温在37.4℃-37.7℃之间,睡眠不安,二便正常。

望诊:面红,舌苔薄白。切诊:脉细数。

辨证:阴分不足,阴虚内热。治则:滋阴清热,疏导气机。

取穴:大椎、四花、肝俞。刺法:均以毫针刺法,施用补法。

穴法不变,针治6次,低热己退,体温正常,恢复工作。

病例二:王某某,女,52岁。

主诉:自觉身热年余。现病史:1年前因外科手术后出现饮食不佳,周身乏力,心悸失眠。测体温经常在37.5℃,有时略高,有时接近正常,血压经常偏高,二便正常。

望诊:舌尖红,舌苔薄白。切诊:脉细数。

辨证:术后伤元,阴亏液耗,脏腑失和。治则:补阴益元,调和脏腑。

取穴:大椎、四花、气海。刺法:均用毫针刺法,施用补法,每次留针30~40分钟,每周治疗2~3次。

三诊后患者心悸失眠好转,烦躁好转,体温已降低0.3℃,穴法不变,经八诊后体温正常,诸症消失。

病例三:王某某,女,32岁。

主诉:午后低热,体温37.5℃持续3个月。现病史:3个月来午后低热,体倦,心悸不寐,不思饮食,月经错后,带下,二便正常。

望诊:面黄无华,舌胖大,舌苔白。切诊:脉细弦。

辨证:劳思伤脾,气血不足,中土失调。治则:调补中土,益气养血。

取穴:大椎、四花、脾俞。刺法:均用毫针刺法,施用补法。每次留针30~40分钟,每周治疗2~3次。

数诊后饮食稍增,体温降至正常。穴法不更,共针治10次,体温保持在36.5℃,饮食正常,心悸消除,体力增强,恢复工作。

【按语】

低热一症多见于女性患者,由于是全身性疾病,故发病原因很多,临床辨证分型也较多。

贺老认为从中医角度认识,低热应为一病,强调运用经络腧穴的治疗特点和作用,同时运用脏腑气血理论使经络腧穴与脏腑气血辨证相结合,选用适当的腧穴,二者缺一不可。

治疗低热,应以大椎、四花穴为首选穴组,在此基础上再据脏腑气血辨证之不同选用肝俞、脾俞、气海等。

大椎为督脉之穴,为手足之阳之交会穴,故有“诸阳之会”之称。由于大椎通于阳经的特点,故可通达周身阳气,使阳气得以泄越而热解。四花穴即双侧的胆俞、膈俞,主治男女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尪羸痼疾等,颇有效果。背俞穴为经气输注之地,少阳为枢,胆俞充盈可使气机条达,枢转得利。与大椎相伍可使阳气得以泄越,低热可解。膈俞为血之盛会,凡低热或新病或久病,必有阴伤血耗,取膈俞可使阴血通畅、气血旺盛,而使气机条达。上三穴共同使用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据脏腑气血辨证之不同,酌情加用肝俞以调理阴血,加用脾俞以养阴益气,加用气海以补气和阳。

病例一女性患者25岁,症为低热,证为阴虚内热,必用调理阴血之法。故用大椎、四花,加用肝俞以调理阴血,疏调气机。

病例二女性患者52岁,症为低热,其因为手术所致,辨证为脏腑失和,气血不足,故选用大椎、四花,加用气海以补气血和脏腑,增加鼓舞阳气之功。阳气充盛,气机方能调畅。

病例三女性患者32岁,辨证为中土失调,气血不足。故选用大椎、四花,加用脾俞以调补中土,使之有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盛,气机得以调畅,低热得解。

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低热仅为一症状表现,除一部分病例为体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调外,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内在导致低热的因素,如结核、体内感染病灶、甲亢、血液病、月经病等,在临床上若久治不愈,则应考虑致热因素何在,应进行相应的检查与处理。

针灸治疗因体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调而致低热者,有良好的效果。对他病引致低热者,有解除低热症状的效果。